鲁兵老师谈创作: 向幼儿学习
(2009-07-23 10:06:08)
标签:
名家理论幼儿文学访谈回放 |
分类: 评论和杂谈 |
为小娃娃写的幼儿文学,那是在庐山开会,金近同志忿忿不平,讲有人说儿童文学是“小儿科”,看不起儿童文学。我再讲一条,儿童文学是小儿科,那么幼儿文学就是小小儿科罗!可我乐此不疲,我觉得给小娃娃写作是很开心的事,也不容易。你给大孩子讲他能懂,给小孩子他爱听,喜欢听,容易吗?这是幼儿文学作者特殊的功能,是一种本事,有些人做不到。
幼儿园的老师,尤其是陈静英对我帮助很大,我对她说:“陈静英,你是我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写的作品,请她提意见。我的缺点是不直接接触儿童,让她把稿子念给孩子们听,要求她别问孩子们“好听不好听”,这一问,孩子们都会举手说“好听!”这样不行,应该在念的时候看他们的反应,写在稿子旁边,如“听到这里哈哈大笑”,或者“呆笃笃的没反应”,我再改一稿。我觉得幼儿文学就应该写得浅显明白,让孩子听得懂,要大人解释是什么文学?
幼儿文学作者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应该向幼儿园老师,向幼儿学习。
我写的童话《大树大树高高》,有“斧头”两个字,写强盗用斧头砍大树,小孩子不懂,城市里的孩子没见过斧头,不能改成他们熟悉的水果刀,我没办法改掉,只好靠插图来说明。
有人提倡儿童文学成人化,认为这样才写得深奥、有哲理,与孩子们却格格不入,我以为还是简单些好。
出版社和编辑同作者的关系,如果成了商品关系、买卖关系,这就完了。只看到一个钱字,谈什么“为人作嫁衣裳”,怎么能和作者好好沟通,扶持新的作者?我非常担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