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意义
■ 文/
于今
《中华儿女》杂志
2010年第7期
基督说“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为至论。自孔子时代起,即感慨礼崩乐坏,向往夏商周三代之淳朴,之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叹息从未断绝,至今日为尤甚。黑良心的商人自不必说,吃的、用的、玩的、住的,假冒伪劣的、囤积居奇的、剧毒的不胜枚举;红顶子的官员也不必说,吃喝玩乐收贿赂养二奶;代表人类道德底线的几类职业也是江河日下,医生忙着收红包,教授忙着“出位”走穴,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似乎还是九斤老太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喽。
道德评判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因为不置身于道德制高点,就难有资格对人评头论足。所以我尽管也对虚伪、对堕落、对唯利是图深恶痛绝,对浮躁、对急功近利不以为然,但我却不想也不敢以道学先生自居。只是目睹诸多社会怪象,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而来,为名利而往,少有沉下心来做事情的人,少有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少有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人,不由愤懑,胸中有块垒,不吐不快。
耶稣钉于十字架,只为赎世人之罪孽。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牺牲当然不可推广于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是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情。身体受之父母,自当孝敬;知识受之老师,自当尊敬;成家自当养家,生儿自当育儿;从业自当敬业,受之社会国家自当报之社会国家…归结起来一句话,人活着,尽责而已。
这好象是最为浅显的道理,偏偏实行起来又是那么困难。放眼望去,贪渎的官员,忤逆的儿女,放弃职业操守的各色人等…
失望归失望,但我们还是要坚守责任,还要让更多的人坚守责任。有了对责任的坚守,才会有优秀的儿女,优秀的父母,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医生,…才会有社会道德的整体提升。有了对责任的坚守,才会有优秀的学者,才会有优秀的作品,才会有优秀的文化…才会有民族性的改良和民族的不断前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