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梓东、满族颁金节、博导
余梓东教授给我带来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满族颁金节370周年活动”周六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另一个是他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颁金节”是满族人的重要节日。“颁金”是满语,意为满族命名之日。公元1635年11月22日(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后金国汗皇太极(清太宗)特别颁布了一项废除女真旧称的命令。在这项命令中说:“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从此,“满洲”作为正式的民族称谓被固定下来并统一使用。在此之前,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皆通行为“女真(诸申)”。“满洲”(满语意为“吉祥”)名称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古老民族具有了新的发展契机。事实上也真是如此。未久,满族作为新民族再度(女真人曾建立中原金王朝)入主中原,建立了延续260余年、幅员远比明朝辽阔的大清王朝,并确定了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
为了纪念满洲民族的诞生,每逢农历十月十三日,全国各地满族人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隆重庆祝自己的节日,许多满族同胞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同时,还准备奶茶、萨其玛、打糕、金丝糕等食品,供大家品尝。许多满族作家、书法家、画家、艺术家、摄影家为大家写诗作画,表演精湛的技艺,使庆祝活动十分热烈而有趣。
多年来,余梓东教授一直是“满族颁金节”活动组的主要成员,热衷于满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和公益事业。他长期致力于民族理论与清史满族史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少数民族政策研究,他提出的观点:清代民族政策要素分析,见解独特,已经引起政策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余梓东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馆馆长。他是我的好友,是一个热爱国家、民族情感很深的满族同胞,是我们满族的巴图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