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潍坊安丘市--庵上石坊

(2018-03-29 16:30:18)
分类: 文化博览
http://s1/bmiddle/001AS319zy7jh3kwtwY10&690

  庵上石坊于安丘市庵上村,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兄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节
  孝牌坊。相传由江苏扬州雕刻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二人设计,率徒弟8名,历时13年雕筑而成。石坊为顶、身、座三部分,高15米,宽9.35米,用多块石灰岩垒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横批刻“节动天褒”四字,两侧刻“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字样,横批下两侧刻有“大清道光己丑岁建”八字,背面横批为“贞顺流芳”,其它刻字与正面相同。坊上题字均为翰林单兰亭所书,字体端庄幽雅。石坊雕刻内容丰富,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山河等,无所不有。手法综合运用立雕、透雕、浮雕、高肉浮雕和线刻技巧,精妙绝伦。主楼下雕刻八仙人物形象,总之,整个石坊内容虽多,繁而不乱,主次公明,安排得体。既是一座高大的古代建筑,又是多种雕刻技法的有机组合,可谓工艺超群。“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这句民谚是对庵上石坊的赞誉。
  民间传说
  庵上石坊从设计到建成,用了14年的时间,据说马家每天要付出的银钱为三筐(相当于一个能装30斤土的筐),当年马若拙未料及此坊耗资如此之大……年长日久 ,马家渐渐不堪其负,对工匠的照应渐渐不如往日周到。为此,工匠的低落情绪也反映到石坊上。大致有四处:(1)荷叶挑大梁。石坊横梁用两个荷叶承托,谓马家墙倒屋坍。(2)蝙蝠头冲地。古文化中,刻蝙蝠取意“福”,而工匠在立柱上雕刻的蝙蝠头冲地,寓马家“福到了头”。(3)门神悬空。大门两侧各刻一门神,传说中神则驾云,人则踏地,工匠却让两位门神吊在半空中,给人以不祥之感。 (4) 螭吻祖坟。石坊顶部四角刻有四个螭(传说中没有角的龙),东南、东北、西南角上的“螭”都睁着眼闭着嘴,唯有西北角上的“螭”闭着眼张着嘴,马家的祖坊在此方位,工匠用意让“螭”吃尽马家。据说,马家建此坊后,光景一年不如一年,逐渐败落。
  李氏兄弟刻完此坊,到兖州为一家财主刻了一座更为完美的石坊。主人怕其为别人刻出更好的石坊,问:“你们是否能刻出更好的石坊?”,二人答道:“如果有人出更多的钱,自然有更好的石坊。”于是兖州的财主在李氏兄弟的饭菜里下了毒,毒死了李氏兄弟。李氏兄弟一生只刻过两座石坊,兖州石坊在文革中被毁,所以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说。
  庵上石坊历尽百年风雨,曾惨遭浩劫,但当地百姓十分信其灵性。现在石坊“贞顺留芳”四字中“贞顺”二字上有一缺口,据说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有一队日本鬼子驻扎在对面的小山上,日本鬼子用小钢炮对准此坊开了两炮,石坊岿然不动。一个鬼子好奇地到石坊下看个究竟,不料一石龙滚落下来,直砸鬼子的头部,鬼子顿时脑浆迸裂。从此鬼子再也未敢冒犯此坊。十几年前,一人酒后爬到石坊顶部手抱龙头欲照相,突然龙头与人一并滚落下来。有旁观者说,开始下落时,龙头在下,人头在上,待落到地上,却是人头在下,龙头在上。这两个传说都蕴含着此坊不可亵渎、不可侵犯之意。
  庵上石坊位于山东省安丘市城西南33公里的庵上镇,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嫂王氏所建的节孝坊。据《马氏家谱》记载:马若拙(1788-1849),字子朴,号慧斋,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补县丞,是当地的大富户;其兄马若愚(1784-1804),字智斋,例赠登仕郎,候选州吏目,娶诸城大北兴翰林之女王氏为妻。王氏到马家,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婚后三年夫妇未能同房。不久,马若愚染病身亡,王氏秉承家教,矢志守节,躬奉双亲,邻里称她“奉亲守志,节孝两全”。相传石坊由江苏扬州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带领8名弟子用了14年的时间设计雕刻而成,以完美的造型设计和卓绝的雕刻技艺闻名遐迩。素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说,意谓除兖州牌坊外,天下再无其它牌坊可与之媲美(兖州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有专家评论,庵上石坊是中国1400多座石坊中最为精湛、工巧的一座,某些地方比北京故宫、曲阜孔庙的雕刻还要高出一筹。

这里可以和另外一个做下对比

澳门大三巴牌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