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爱心哺育的天使
(2013-12-02 10:38:08)
标签:
唇腭裂屈文平微笑行动渭南健康 |
分类: 新闻 |
“跑慢点,慢点,奶奶追不上你了” 58岁的吴淑凤跟在一岁多的孙女后面大声喊着,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已经褪色的红毛衣,满头的白发显得有些凌乱。小孙女瑞瑞(化名)在楼道里一边跑一边张望着,手里拿着一只奶瓶,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11月25日,是小瑞瑞做完唇腭裂手术后的第三天,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9楼爱心病房门口看到了这一幕。一年前,因为爱,这位不幸的孩子从山沟里的弃婴成为有亲人呵护的幸运儿。三天前,也因为爱,这位先天性重度唇腭裂的孩子,重新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
“村里人都说这娃活不了……”
吴淑凤家住合阳县路井镇南庄村,丈夫党自才今年62岁,因患脑梗,行动不便,无法从事生产劳动,生活勉强能够自理。儿子党东海今年35岁,是一名电焊工,长期在西安打工。2007年,正在工地干活的党东海,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世,经医院检查为突发性脑干出血,经过及时抢救,党东海从死亡线上活了过来,但一直靠药物维持。目前整个家庭,只有吴淑凤和儿媳梁娟萍两个主要劳力,一年到头她们都扎在地里劳作,可家里的生活依然是捉襟见肘。
“我娃和他爸每个月光药费就五六百,加上家里其它的开销,地里那点收入根本不够!”吴淑凤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我们一家人几年都没买过衣服了,我穿的衣服还是邻居送的”。
儿子党东海和儿媳妇梁娟萍结婚九年了,一直没有孩子,这成了全家人的一块心病。眼看着党东海同龄人的孩子满村里跑,吴淑凤一家人经常唉声叹气。每次提到孩子,儿子党东海就觉得很尴尬。“有一次别人叫我娃吃西瓜,那瓜是无籽的,我娃回来了很生气,在家里面大声地哭。”吴淑凤说着说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2012年3月3日,吴淑凤永远记得这一天。当天,路井镇派出所收到了一个从山沟里捡到的婴儿,暂时寄养在敬老院。因敬老院人手不够,就托吴淑凤照顾几天。接到电话后,吴淑凤带着满心的欢喜一路小跑赶到了敬老院。可是,接过孩子的那一瞬间,她傻眼了……
“一看就是才出生的娃,啥都没有穿,手和脚全磨烂了,流着血,嘴唇裂着,肯定是被父母遗弃了。”吴淑凤一边说着,一边把怀里的瑞瑞搂得更紧了。“我直接去派出所说这娃我要领养,我不嫌弃她,一定尽我最大的能力照顾好娃。我把娃抱回家的时候,村子里人都说这娃活不了。但是我想,这娃跟我家人一样,都是苦命人。我得好好管,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儿子党东海和儿媳妇梁娟萍视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如己出,他们给孩子起名瑞瑞。从此,瑞瑞就成了吴淑凤的孙女,在这个贫苦的农家落了户。瑞瑞的到来,不仅给了吴淑凤安慰,也驱散了长期以来笼罩在家里的阴云。
“家里多了个娃,气氛一下不一样了。一家子人都围着她转,娃很聪明,经常跟她爸玩儿,骑到她爸的脖子上不下来。我儿子一直都给别人说,这娃就是我家的娃。我们都不愿意说娃是捡的,害怕娃将来长大后,心里有负担。全家人都希望娃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一说起小瑞瑞,吴淑凤的眼睛里充满了爱怜和骄傲。
尽管家里生活窘迫,但吴淑凤还是专门买了一头羊,每天挤羊奶给小瑞瑞喝。“最近,儿媳妇不让我娃喝羊奶了,在村里奶厂打牛奶给娃喝,她说喝牛奶对娃身体好”吴淑凤说。
在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小瑞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天天长大了。
“为了娃的将来,我吃多大的苦都值得!”
小瑞瑞生来就患有重度唇腭裂,右鼻孔下唇腭裂较严重,右边鼻子下塌,无法像其它孩子一样正常生活。看着天真可爱的孙女,吴淑凤内心非常难过,总想着找机会给孩子去做个修复手术,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医疗费。
小瑞瑞五个月时,村里有人告诉吴淑凤可以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给娃免费治疗。听到这个消息,吴淑凤和丈夫党自才高兴得老泪纵横。2012年7月,吴淑凤和丈夫党自才,抱着小瑞瑞去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做了唇裂修复手术。吴淑凤知道,这个手术只是开始,接下来孩子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手术治疗。
今年9月的一天,吴淑凤接到了路井镇妇联的电话,说“中国微笑行动”11月21日要来渭南免费为唇腭裂患儿做手术,请小瑞瑞做好准备去参加这次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吴淑凤激动地把孩子抱在怀里,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儿媳妇梁娟萍还专门跑到镇上的街道,为孩子买了两身新衣服。“不想让我娃走不到人面前”吴淑凤说,在见到医疗专家之前,心里都是紧张的,她害怕专家说这娃不符合手术条件,做不了手术。过完常规检查的一系列程序后,听到专家说“娃还在最佳手术期,可以进行修复”。吴淑凤悬着的一颗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把娃交到儿媳妇手上时,发现自己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11月22日,是小瑞瑞手术的时间,一整天吴淑凤都没有吃饭。“娃早上9点多进的手术室,11点多才出来。我和儿媳妇在手术室外面转得没停,心里真是又害怕又着急又心疼,根本没有心情吃饭。娃从手术室出来一看见我就哭,我知道我娃疼,知道我娃难过……”吴淑凤亲了亲躺在怀里的小瑞瑞。“‘微笑行动’医疗队的吴卫华医生说,我娃这手术很成功,以后还要给娃做后期的治疗和牙床修复。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娃真幸运,赶上了好时代了,上午妇联的领导还来看望娃了。”
三天后,小瑞瑞就可以拆线了。11月25日,记者在医院采访时,小瑞瑞身上穿着妈妈买的新衣服,腿上是一条奶奶做的新棉裤,乖巧地躺在奶奶吴淑凤的怀里,听着大人们说话,不哭也不闹,很快就枕着奶奶的胳膊睡着了。吴淑凤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头还没挨着床,小家伙就醒了,睁着大大的眼睛愣愣地望着奶奶,吴淑凤只好又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这娃就认我,她妈整天在地里干活,没有时间管她。她妈有时开玩笑说‘你奶奶有多好,我整天给你买衣服买玩具,你就爱你奶奶。’”吴淑凤笑了,
一岁八个月的瑞瑞现在只能简单地叫“妈妈”,这也是她呀呀学语后,学会的第一句话。有时,她还会冲着吴淑凤喊“妈妈”。每次听到孩子喊“妈妈”,吴淑凤心里就像灌了蜂蜜一般,格外甜蜜。
“我家里是没有钱,但我一定要给娃看好。趁着娃现在还小,医生说做这种手术年龄越小越好,长大了不会留后遗症,为了娃的将来,我吃多大的苦都值得!”吴淑凤坚定地说,眼里又有泪水涌出,透过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一颗清澈的心洋溢着浓浓的爱,让这个冬天也变得温暖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