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幅摊铺在渭之南的风情画

(2013-04-03 10:22:45)
标签:

转载

分类: 随笔
谢谢老兄

一幅摊铺在渭之南的风情画
——读屈文平散文集《渭之南》有感
憨仲
同受黄河之水的滋润,有着惊人相似的身世和类同的阅历,致使相聚数千里之外的我和他,虽然未曾有谋面的机缘,然而乡情的笔调却把两个同道的心紧密地系在了一起。
去年的春节过后,一封特快专递带着屈文平的体温,从三秦大地的他飞向了礼仪之邦的我,成为了我茶余饭后的日课。一盘盘烹调的佳馔美味让我齿颊留香,咀嚼不已。虽每每品味都有一种激动的情愫在张扬,澎湃着我的身心,扩张着我的血管,然而却从不敢将自己的情感外露,生怕一不小心亵渎了至纯至美的文字。365天,整整一年的轮回,方才抱定一吐为快的心情沉淀,把我内心世界的感受晾晒出来。
我喜欢农村,因为我的生命扎根在泥土里。文平他也热爱乡村,那里有他的《老屋》、《北院》,有他的《父亲和牛》;还有纯朴善良的《瞎婆》、《五奶奶》,儿时的伙伴《石头和柱子》;更有他《醉歌晚唱》、《与阳光牵手》,以及《失恋的土地》和难以忘怀的《老土布》。跟随着他缱绻的情丝,游历在他的心海里。“望着老屋,我仿佛在触摸祖辈走过的脚印,仿佛在岁月的沉淀中祖辈奋斗的汗珠儿。那份沧桑与辛酸,早已穿透了时间的阻隔,在我的心头打着转儿,让我年轻的心久久的无法平静。”有了这份对祖业的怀念之情,他才体味到“老屋,像一坛陈年的老酒,总是在不经意间,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让我的记忆充满了温馨与甜蜜。”喜欢文凭道兄的文字,是他散淡的土腥味儿,让我嗅到了一种久违了的泥土芳香。灵魂浸沉在这样的文字中,而令我不能自持。“牛休息时,父亲并不休息,时不时地用扫帚给牛扫身,把粘在牛身上的杂物清扫掉。要么把牛牵到一片干净的空地上,用小铲子给牛修脚,铲掉牛脚上多余的趾甲,要么用一只苍蝇拍,拍打牛身上的牛虻。牛虻的样子跟苍蝇差不多,但比苍蝇大,经常趴在牛身上吸血。一拍子下去就是一团模糊的血块,牛虻被消灭掉了,也在牛身上留下一片鲜红的血迹。”这是我熟知的场景,这是我生活片段的再现,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会写出这样文字的。与这样的文字间,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没有人间的大爱,怎么能把下苦力的畜牲等同于人类看待呢?虽然为牛修趾甲、拍牛虻看似不起眼,却蕴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真情实爱,让人感到了父亲的可亲可近,可爱可敬,点滴小事折射出农人的伟大。我喜欢这种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实实在在的本真,没有任何的杂质掺在其中。大概这也是屈文平让我的敬仰之所在吧?
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我都不喜欢故弄玄虚的高深,华丽的词藻堆砌。正是源于如此,文凭兄的朴实笔墨才使得我心仪随之。游弋于渭之南的这片古老土地上,倾听那来自同州的美妙旋律,欣赏他描绘出的绚丽风情画,踏着诗韵的拍节,感动着《玫瑰的声音》、《午夜断章》。“思绪飞过之后,一片文字的足迹印在这片格地。逡巡的目光没有同书架上的任何一本典籍产生恋情,匆匆的一瞥之后,便同室内荧光灯的目光一起,牵手在午夜的晚风中,在一片黑暗的空间里,我寻爱的踪迹。”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的用“酒精的力量撞开禁闭的心扉,你尘封的思绪也抖落身上的泥土,从唇齿间走了出来,走在午夜的星光下,走在我思想领地,是那样的清晰,那样亮丽……”又是怎样“打开尘封的日子,思绪在记忆的长河中,寻觅昨日的洛水之行。那一串串的笑声,常温暖这些思念的日子,在每一个午夜,开绽成梦中一束美丽的紫丁香,让我在枯燥无味繁冗紧张的节奏之余,咀嚼往事的幽香。”沉湎于文平兄捧出的这份精心制作的《渭之南》,除了感激之情还会有什么呢?
字里行间我知道了这位铮铮铁骨的汉子,其内心又是如何的为他所衷爱的梦想所纠结。然而他“又无法拒绝一份生命的邀请,从自然的脉管里迸了出来。”带着满腔热血的他从父亲的叹息和母亲的哭泣中读到了生活的艰辛,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成为他人生的书籍页码。正是他思想中有了这份故乡的情结,才使得他从渭水的浪花和故乡枣树枝头蜜蜂“嗡嗡”的叫声中,从田间地头黄牛的哞歌和乡路上发动机的号角声中学会诗歌的吟唱。在《疼痛,但依然选择沉重》的篇幅里,看到了他耕耘在文学田地里的苦涩表情以及坚韧不拔的身影。“以诗歌的形式,94年开始在刊物上‘献丑’,渐渐地沉醉于谬斯的美丽,无数次十指抓拍,屐底磨穿,只为了追逐谬斯那一灿烂的笑容。从可爱的渭河之滨到古老的黄河岸边,从故乡上空那袅袅炊烟到菊城街头的阑珊灯火,从河南大学铁塔湖畔的瑟瑟秋歌到《渭南日报》上的声声呐喊,思想从未停止过飞翔,追逐的脚步总在不经意间踩醒路边的韵角。拣起遗落在枕边的阵阵呓语,淡淡的幽想中我仔细寻我梦的影子,在行走的马路边在饭桌上在书本中在床头的日光灯下,我努力地寻找着,蓦然回首时发现,自己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竟是梦的尾巴。”正是他捉住了这个梦的尾巴,他所衷爱的方块字才没有和他道别,才使得这本充满诗韵的散文集,有了谬斯的余味,有了舒缓的乐感,有了雅俗共赏的馨香,有了我缱绻不止的最爱。
一脸憨笑的文平兄跃然纸上,魁梧的汉子竟然有着感人的似水柔情,弥漫在生活里的《伞》分明是他温馨的原版。谁人怀疑那个笔耕不辍的乡村娃石头,就是他屈文平的化身?哥们相聚的神吹海侃中,他仍然没有忘记《菊花的祝福》。文章里,文平的真挚情感无处不在满溢,“家有顽儿,痛并快乐着!”、“我和燕子一起陷入了哀痛”、“在爱情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让心灵得以欢乐的温馨港湾”、“现今社会如果抛下了感情,谁是谁的谁呀?”……品咂着这充满渭南芳香的浓酽味儿,让我深深地浸沉在屈文平文字编织的网络里不能脱身。
亲情、友情、爱情、乡情,这些多彩的颜料被屈文平恣意地涂抹着,绘制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渭南风情画,其浓淡干湿的墨韵,其温润柔和的色调,正合我意。
这画风,我喜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