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的样子像魔鬼

(2010-04-11 20:16:19)
标签:

育儿

早教

家庭

教育

爱情

亲情友情

训斥

分类: 女儿经---妈妈宝贝

妈妈的样子像魔鬼 ————训斥孩子后,别忘了拥抱孩子       

“妈妈的样子像魔鬼”这句话,给我印象之深,使我至今想起来都后悔不已。

记不清为了什么训斥了女儿,但我记得女儿对我说这句话时是训斥她之后的第二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知道你昨天批评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不以为然:“什么样子?还不是为你好?”女儿说:“昨天你刚刚洗完头,头发这么长。”女儿把我的长发拔到前面挡住我的眼睛,“就像这样。妈妈的样子像魔鬼!”我听了气都喘不过来:“妈妈真的那么可怕?”女儿点点头:“嗯。像动画片里的坏魔女。”

我自以为自己一直很注意在女儿面前的形象,训斥女儿时,也尽量做到有耐心,怎么会变成“魔鬼?”但是我明白,有许多次,自己批评完女儿之后,很后悔。

在日本的那段时间,我因为要急着编写一本画稿,白天在公司上班,只能够常常夜里加班工作。每天晚上洗漱完,就逼他们父女二人快睡觉,但是二个人疯疯火火玩到九、十点,女儿兴奋之后更难入睡,我在书房听到父女俩嘀嘀咕咕,心里真是烦躁极了。那些日子,我真是没少给父女二人“脸色看”,丈夫说:“要是画一本书让你这么心烦意乱,还不如不画。”女儿紧接着说:“我要原来的可爱妈妈”我气鼓鼓地问:“现在难道不可爱?”父女俩异口同声:“不—可—爱!”

想起长辈在埋怨我们时,我们也常常抱怨长辈不理解我们。我想,我们理解我们的孩子吗?我们对孩子平等吗?当我们因为工作不顺利、和朋友有矛盾、或家务琐碎、甚至身体上的不适,都会因孩子小小的过失,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感受呢?

 

其实只是出门时穿衣服、穿鞋子拖拉了一些,我们就会在孩子身边吼:“快点!快点!别拖拖拉拉的!”

其实孩子把饮料洒在桌子、地板上也不只是今天才有的事,我们却大叫:“怎么这么笨,就不能小心点吗?”

其实在公园玩,没必要穿着新衣服去,结果孩子弄了一身土,我们痛心:“瞧瞧!刚穿上去的新衣服,怎么就不知道心疼!”

甚至我们在厨房忙碌,孩子端来一杯水,却洒在地上,我们大呼:“你别帮倒忙,一边玩儿去!”

……种种种种,看似不轻不重的一、两声呵斥,孩子几乎搞不清我们为什么发火,自己又错在哪里?

我想,许多父母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即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训斥孩子,之后又十分懊悔,不该这样对待孩子。但是只是懊悔,并没有向孩子道歉,更没有说声“对不起”。因为我们会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子会慢慢忘记的。”再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是会忘记的,但忘记的是父母“为什么训斥我?”,记住的是父母那张“可怕”的脸。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就会产生对父母的“恐惧”,即使自己错了,父母好言相劝,也会满脑子浮现出那可怕情景,全无心情听父母的教诲。久而久之,便会与父母产生心理隔阂,不愿同父母交流,做了错事因害怕父母责备而逃避。

我一直记住女儿的话,有时想对丈夫和女儿发火,像条件反射一样“妈妈的样子像魔鬼”这句话,好似“咒语”立刻响在耳边,我便做一个深呼吸,照一照镜子,舒展一下眉头,再回想一下自己将要出口的话,这时候,心跳平稳了许多,说出来的话也好像很动听。http://s15/middle/570dd3b1t83f558936f1e&690

 

  训斥孩子,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年龄,方法有所不同。

女儿性格开朗、也很直爽,知道自己犯了错,会马上说“对不起”。而丈夫说我是“知错认错不说错”,即知道错了,只在心里承认不在嘴里道歉。丈夫大度地说:对我不说没关系,对女儿不说她可不懂。有了女儿以后,“对不起”也从我的嘴里很轻易地说出来,我想,父母应该做榜样啊。

因为女儿的直爽,所以,我批评她从来都是开门见山,把为什么批评她说出来,然后告诉她,她这样做妈妈很难过,让我很失望。女儿认识到自己错,总是伤心地流泪,并且会说“对不起,我错了。”我就不再讲下去,我会拥抱她,对她说:改了,还是妈妈的好孩子。

记得我小时候,我的母亲批评我时,我总是很难说出:“我错了”这三个字,只是点头而已,我母亲是教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总是让我说出自己“错在哪里?”,虽然母亲已经讲过我错在哪里,让我重复一遍,我仍是无法说出口,因此,教训我的时间就很长,难过的时间也很长。我想,这是我的性格造成的,比较内向,又比较倔强。正因为自己小时有这样的印象,所以,我对女儿批评大多是“速战速决”,不让她长时间沉浸在“痛苦”里。

我以为,孩子非常容易受父母情绪的影响。有没有注意过,当父母心情不好、不讲话、家里异常安静时,平时爱说爱笑的孩子也会突然“哑巴”了一样,会独自一个人在角落里玩耍?批评孩子,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应注重父母的情绪,批评已经使他们比性格开朗的孩子深一层反省,深一层痛苦,如果总是小事化大,无休止地“痛说”厉害关系,会使孩子更加沉默,性格更加沉闷,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感受强度”不同,决定教训孩子的强弱和方法。对一些一批评、训斥立刻哭的孩子一般可以判断为感受性比较强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不应长时间的训斥,因为在哭泣中,他渐渐听不进父母的语言,也感受不清父母的情绪。

有的孩子对父母的训斥无动于衷,满不在乎,这时,父母应反省自己训斥孩子的方法。是不是过于频繁、过于琐碎,因而没有“力度”?

三岁前的孩子,一般听不大懂“道理”,因此要明明白白地批评制止,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因为我这样做不高兴”!三岁以上,特别是56岁的儿童,已经分得清事非,有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要把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讲清楚。批评一件事,不要又说起以前的错误,使孩子分不清重点,或引起孩子的反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是一个坏孩子”。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让孩子站在自己面前,而不要自己一边做事一边说,或孩子一边在玩一边批评他,一定要正重其事,使他感受到“事情严重”,才能给予重视,但是,也不要无休止的说得没完没了,应该就事论事。

即使父母训斥孩子时,有时会引起孩子不满,但是如果我们批评得在理,又能掌握好分寸,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接受的,同时,孩子即使自己挨了批评,他们仍然在乎:妈妈还爱我吗?爸爸还喜欢我吗?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永远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只要认了错,都应拥抱他,真诚地告诉他,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我永远爱你!因为父母的拥抱,孩子便会树立信心,也才会更加信任父母,敬重父母,今后即使再犯错误,也不会因为害怕父母的责备而隐瞒或逃避。

 

在训斥孩子之前,做一个深呼吸,不要给孩子一张可怕的脸。

在训斥孩子之后,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张微笑的脸。

http://s9/middle/570dd3b1t83f54ddab348&690

                                (凌子原创插图,请勿转载)

 

http://s4/middle/570dd3b1t7ccf95199463&690&690

 《爱是一个圆》2004年出版。  作者:凌子

目录:

    一、文明生活,从0岁开始   ——————为了将来走向世界

    一、不要把我绑起来                (孩子不会成为“罗圈腿” )

    二、小朋友的裤子破了一个洞        (不要给孩子穿开档裤)

    三、妈妈,我不冷                  (孩子是个小火炉)

    四、和爸爸一起洗澡                (养成每天洗澡好习惯)

    五、妈妈,我能行                  (孩子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http://s10/middle/570dd3b1t83b20fc3dad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