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灵寿县强迫农民基本农田种植核桃,冒充山地丘陵核桃,毁坏玉米苗

(2016-07-01 09:58:57)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健康

军事

分类: 社会
    下面是一则新闻栽下核桃 绿了荒山富了乡亲——太行山区灵寿县扶贫见闻》,新闻中提到灵寿县位于太行山深处,这是诽谤。实际上,灵寿县西北一部分位于太行山,而东南大部分地区都在平原。因此,这则新闻报道是失实的。
    本来中国的土地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并不丰富,尤其是适合耕作的良田更不多。但是,该县为了政绩工程,要发展所谓五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实际上,发展核桃种植是好的,应该在荒山秃岭丘陵地带,既绿化了环境,又给当地的农民带来的经济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善政。
     然而,该县当地政府却为了所谓的政绩,强迫本来是水浇地的基本农田也种植核桃,开始还宣传说是自愿的,当地的村干部来劝导农民说,你现在种上了,等过了几年再拔掉,又能得到政府的补偿。许多农民听信了之后,贪图政府的补偿,就种植了核桃。
    从此之后,农民就被套上了缰绳的牲口一般。地里想种植什么庄稼要政府说了算,为了核桃树的生长,政府禁止农民种植玉米。连农民种植庄稼的基本权利都丧失殆尽。已经种上的玉米苗要毁掉。
     难道真的是当地政府为农民利益考虑吗?非也,实际上,本来按照省政府的规定,每亩农田种植核桃的补偿在1900元左右,而在当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多则800,少则200,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补偿发放到农民手中。实际上当地政府以发展种种的事业为借口,套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将大部分的扶贫资金截流到政府手中,而农民实际上得不到多少真正的实惠。
     五万亩核桃种植基地的建设是很容易的,只要下个行政命令,强迫当地农民种上就可以了,但是将来谁来保证核桃的产量?即使有了产量,谁来保证核桃的销路,保证农民的收入?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各地地方政府不断的玩种种花样的背景下,将会愈演愈烈。虽然中国现在似乎没有粮食安全问题,世界上都在和中国打交道,但是,如果中国不能保证自己基本的粮食产量,谁能说,中国哪一天不会面临国际环境的风云突变呢?到时候,中国人只有人吃人了。居安而思危才是一个国家的长久之策。大家都来种植核桃,发展所谓的观光农业,发展特色种植,目前是赏心悦目,但是,要知道民以食为天,那个东西可以看看,但是,是不能当饭吃的。
     不要以为你有钱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一切,的确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你有钱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许多东西,但是一旦国际环境风云突变,中国被制裁和孤立的时候,你有钱别人也不卖东西给你,你将如何办?靠观光填饱肚子?还是靠吃核桃?吃葡萄?吃苹果?吃草莓?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不在粮食安全上下功夫,而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样发展下去,一旦问题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看准时机将绑在中国人脖子上的绳子一勒,中国就只有蹬腿的分了。到时候想不死都难。
    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他的能源和粮食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这是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中国想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一下拳脚,但是自己的能源和粮食却要仰给于世界,却要世界听命于自己,那怎么可能?


栽下核桃 绿了荒山 富了乡亲——太行山区灵寿县扶贫见闻
2015-12-03 作者:杜文峰 朱峰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寒冬时节,北风凛冽,然而在河北省灵寿县牛城乡核桃种植基地,一支县直机关干部与群众组成的队伍正在热火朝天植树造林。这是当地实施秋冬季造林绿化工程、打造核桃产业园区的一幕。

  灵寿县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山区面积多。2014年以来,灵寿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目标,把发展优质核桃产业作为改善环境、扶贫开发的一项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台了《灵寿县200平方公里核桃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规划》,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涉及8个乡镇、151个村的200平方公里核桃产业园,打造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的精品园区。

  灵寿县林业局技术站站长樊瑞强说:“从10月份开始,全县共在营里、万里、新湖社等村完成核桃‘修剪、拉枝、施基肥、涂白’等综合技术管理2万多亩,靠核桃增收致富梦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为了提高群众种核桃的积极性,灵寿县积极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公司、合作社、大户承包造林。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各项目村发挥林果专业合作社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驾驭能力。把农户分散经营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加快核桃产业园建设规模化、产业化步伐。

  目前,灵寿县已成立西湖社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慈峪核桃合作社、北广化核桃专业合作社等10多个较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收社员4000多户,带动周边农户80000多户。

  在慈峪村,农户以承包经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利益分成,吸纳社会资金400多万元,发展核桃1万多亩,并建设围栏80公里,大型蓄水池5个,护林房8间,实施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看护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种植核桃是灵寿县太行山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寿县属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管辖,按照全市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的要求,灵寿县今年秋冬季人工造林任务数量为5.1万亩。

  灵寿县县长周学军介绍,当地在秋冬季造林绿化中实行了种植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三项创新。组建15支专业技术服务队,推广先进技术确保成活率,通过土地流转,实施了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公司加农户的三种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五统一”管理方式,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灵寿县整合林业、扶贫、国土、水务、科技等部门涉农资金7000万元,用于太行山绿化。同时,在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从2015年秋冬季新建园区开始,县政府将对示范园建设进行奖补。对核桃示范园,建设规模达到500亩以上,达到示范园建设标准,成活率85%以上的,除市补助每亩500元外,县政府再奖补每亩800元,连补三年。

  “灵寿最主要的矛盾是解决群众脱贫致富问题,而灵寿有别人不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如何既发展又守住生态,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灵寿县的定位是,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灵寿县委书记宋存汉说。

  在燕川乡新湖社村,记者了解到这里共有35户、176口人,拥有荒岭1000多亩,现在已基本绿化开发完毕。村民介绍,核桃园进入盛果期的有400多亩,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人均增收能达到1万多元。绿色产业,正成为当地浅山丘陵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