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灵寿县强迫农民基本农田种植核桃,冒充山地丘陵核桃,毁坏玉米苗
(2016-07-01 09:58:57)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健康军事 |
分类: 社会 |
灵寿县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山区面积多。2014年以来,灵寿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目标,把发展优质核桃产业作为改善环境、扶贫开发的一项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出台了《灵寿县200平方公里核桃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规划》,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涉及8个乡镇、151个村的200平方公里核桃产业园,打造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的精品园区。
灵寿县林业局技术站站长樊瑞强说:“从10月份开始,全县共在营里、万里、新湖社等村完成核桃‘修剪、拉枝、施基肥、涂白’等综合技术管理2万多亩,靠核桃增收致富梦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为了提高群众种核桃的积极性,灵寿县积极落实各项林业政策,坚持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公司、合作社、大户承包造林。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各项目村发挥林果专业合作社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驾驭能力。把农户分散经营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加快核桃产业园建设规模化、产业化步伐。
目前,灵寿县已成立西湖社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慈峪核桃合作社、北广化核桃专业合作社等10多个较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收社员4000多户,带动周边农户80000多户。
在慈峪村,农户以承包经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利益分成,吸纳社会资金400多万元,发展核桃1万多亩,并建设围栏80公里,大型蓄水池5个,护林房8间,实施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看护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种植核桃是灵寿县太行山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寿县属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管辖,按照全市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的要求,灵寿县今年秋冬季人工造林任务数量为5.1万亩。
灵寿县县长周学军介绍,当地在秋冬季造林绿化中实行了种植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三项创新。组建15支专业技术服务队,推广先进技术确保成活率,通过土地流转,实施了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公司加农户的三种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五统一”管理方式,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灵寿县整合林业、扶贫、国土、水务、科技等部门涉农资金7000万元,用于太行山绿化。同时,在省、市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从2015年秋冬季新建园区开始,县政府将对示范园建设进行奖补。对核桃示范园,建设规模达到500亩以上,达到示范园建设标准,成活率85%以上的,除市补助每亩500元外,县政府再奖补每亩800元,连补三年。
“灵寿最主要的矛盾是解决群众脱贫致富问题,而灵寿有别人不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如何既发展又守住生态,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灵寿县的定位是,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灵寿县委书记宋存汉说。
在燕川乡新湖社村,记者了解到这里共有35户、176口人,拥有荒岭1000多亩,现在已基本绿化开发完毕。村民介绍,核桃园进入盛果期的有400多亩,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人均增收能达到1万多元。绿色产业,正成为当地浅山丘陵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