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一起灵魂附体事件:正文第八篇
(2009-08-19 21:20:56)
第八篇
李金兰大为惊奇,也就讲了三王子的话,大家不谋而和,两位居士更感神奇,也更加高兴,越发坚定了去五台山的信念。当场决定马上出发,就找释德元、释德光师父。其实,他们来找李金兰,也是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的,因为他们和李金兰本来也不是怎么很熟,只是在一个庙上认识时间不长。她想和女儿花花一起去,可考虑去的人多花销大,花花就没去。
6月中旬的一天,他们一行三人先坐汽车到了兰州,再从兰州坐火车经宁夏、内蒙到了山西省的大同市。到大同时,已下午6点了。虽然有三王子明确的指示和鼓励,可李金兰心里还是感到不安。真有人帮助他们吗?
他们随着人流出了车站,刚一出站,见一个年轻的和尚在火车站不远处站着,他们就过去问路。
这个年轻的师父微微一笑:“正好,我也去五台山,跟我走吧。”于是,他们就跟他到了长途汽车站。上了去大同的长途班车。
李金兰心里想,这个年轻的和尚就是三王子说的专门接他的人吧。
班车在黑暗的山路上颠簸,凌晨2时,到了五台山。年轻和尚主动对他们说:“你们有人接待吗?”
“没有。”
“是第一次来吧?”
“是的。”
“若没有人接待,又不知道路,半夜也不好问,我就把你们领到旅馆吧”。
在一个不大的宾馆安顿下来,年轻和尚交待了一下第二天他们如何上山的路就走了。次日一早,他们就上了山。到了一处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李金兰就开始打问两位师父的名字。
巧得很,这里虽然寺庙很多,僧人更多,可她只问了一个僧人,他就知道两位师父的名字。并且,这位僧人还是甘肃省籍的,得知他们是甘肃去的,十分高兴,主动介绍了五台山许多情况。“你们问我就对啦,我正好认识。就在那里。”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做法事的两个师傅。
见到释德元、释德光两位师父,李金兰激动不已,因为三王子讲的两个师父的特征和实际的人一模一样。她此时对三王子真是佩服透了,他什么都知道!
那么,请两位师父的事,是佛菩萨的旨意,还是三王子的意愿?
到僧舍坐定,自是一番寒暄。李金兰讲了三王子要她来请两位师父的经过。并拿出三王子借她的手写的几十张谁也看不懂的古罗马文交给两位师父。
两位师父慈祥和善,为人热情,说的是普通话,极善言词。原来,他们原是国家中央某机关的公务员,80年年代末两人同时同时出家,云游全国,到处挂单。就在1990年,他们两人还曾在和永昌县相邻的民乐县的海潮坝庙里挂单。当时,该庙只是一个废墟。两位师父在这里到四乡八邻化缘,庙在山上,他们自己背水,自己做饭,住了近二年,当把庙修起后,他们又云游到别处去了。
李金兰等三人反复讲了三王子的话,也讲了他们的要求,希望他俩到圣容寺当主持。
很遗憾,两位师父说:“五台山不是我们的道场,不能办这些事,现在因缘不到,您们就回去吧。“
两位师父带他们在五台山各处转了一下,住了三日,他们就万分遗憾地回甘肃了。
2003年4月的一天,也就是一年以后,李金兰这几天特别感到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心里无由缘地慌乱,似乎象病了,却又说不出病在那儿。一天,胡菊芳、老郭来看她,她就说了她这几天的情况,没想到她们俩位也反应差不多一样,这时侯,她们自然都已信佛了,于是分析说,莫非要发生什么事,她俩对李金兰说,莫非又是三王子在折腾大家吧。
关于胡、郭两位女士整天不离李金兰左右,对她全力帮助的事,也有一段小故事。
二年前,三王子在意念里告诉李金兰,让她去各地拜佛,为罗马将士办事,并说,将有两个经济条件不错的职业女士当她的左膀右臂,全力以赴帮助她。
当时,李金兰想,这是安慰鼓励我的话,我一个下岗工人,两个孩子没工作,连住的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生活这么困难,又没有什么地位,别人一直把我当神经病,谁还会帮我,而且是有身份有地位经济条件比我好得多的人,绝对不可能。居然会有两个,而且是左膀右臂,绝不可能。她根本不信三王子的话。
可过了些日子,胡、郭两人先后因家人有病久治不愈,听说她能用神秘方法治,就想碰碰运气,先后来找她了,她只治了一二次,病就好了,于是,她俩就成了她的好朋友,而且她俩对佛十分虔诚墩信。事先,李金兰并不认识她们。从此,李金兰、女儿张新花、胡菊芳、郭护士四人就形影不离了。一起去庙上,一起去玩,一起去给人治病。胡、郭女士家庭条件比她们好,于是,凡是外出乘车要花钱的事,她俩多主动承担,很少有怨言。
从佛教理论上讲,三王子是幽冥众生,在佛陀讲的六道轮回中当属从上数的第四层(天、人、阿修罗、地獄、饿鬼、畜牲),不如人,更不是神。可他是善良的鬼魂,智慧的鬼魂,是大鬼,鬼王,生前是人杰,是统帅,是皇帝之子,死后变鬼,悠远而漫长的两千年,他的阴魂不散,至今仍能附于人体,能为人治病,排忧解难,消除人的困惑,能预测。渐渐地,成为李金兰母女的行动指挥者,成为她们精神的依靠,情感的依赖,成为她们生命里的一部分,成为她们家庭里一个至亲的成员。所以,她们宁肯奉他为神,为大神,为佛的使者。有时,李金兰就象埋怨妈妈,数落儿子一样对三王子发发牢骚,三王子从也不生气。
这时听了胡菊芳女士的话说:“这次他倒什么也没说,好象也没有折腾我们的意思,再说,他的话我们都听着,他折腾我们干什么。”
议论一阵,大家都感应到,似乎应上一趟圣容寺。于是决定第二天去。此前,因为远,又没公共车,路又不好,又没有寺庙,她们四个人都从来没有去过圣容寺。
她们租车到了寺里,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到了,才知这里已有了师父。可刚一见面,还没等所有人说一句话,两位师父就不约而同地认出了李金兰:“可找到你了。你看牌位。我们正呼你。”
果然,在供案上,有一个牌位,用黄纸写着“呼李金兰”几个字。
原来,两位师父于三个月前就到了圣容寺。寺庙只是一片废墟,连一间茅草屋也沒有。他俩就只能住在附近村里的居士家。他们一边化缘筹建,一边打听李金兰的下落。可是,谁也不知。当然,后来得知,师父来后最早认识的一个人知道一点李金兰的情况,可李金兰太普通了,他以为是重名重姓,根本就沒想到她。
和师傅接上缘,见了面,自然十分高兴。各叙这一年的情况。从此,四人就是圣容寺的常客了。两位师父指导她们正确礼佛拜佛。她们也如迷途羊羔有了归宿,尤其三王子,再也不当游魂野鬼了。三王子带他的数万部属的阴魂就全归到圣容寺栖息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