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2015-10-10 17:14:31)
标签:

英国

英国留学

学费

分类: 英国+新西兰


很多同学初到英国的时候,非常不习惯海外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甚至需要一个学期来适应当地的生活与学习,确实耽误并浪费了很多宝贵的留学时间与学习资源。今天,懒马来给大家聊聊学习的正确方式。。。


这篇文章会很长,但是我敢说,没看完的人肯定会后悔,要不你试试?

课前

Module Handbook

在开学第一天,在orientation(新生开学介绍会)上,大家都会领到一本叫做Module Handbook(每个学校可能叫法有点不一样,但一般都是handbook的形式)中文可以理解为单元手册的东西,在这本手册里面会把这个专业的所有学习课程的主要学习单元都罗列出来。于是在没上课之前你已经可以对你选的科目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提前安排好你的学习的部分内容,比如:选修选什么,哪些知识是比较陌生的,可以提前准备起来。


Reading list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手册中有一个书单,而这个书单就是你在这一学期中需要阅读的书目,其中,会分为必读书目(一般都是必修课需要的书本)和选读书目。老师们每年都会随着学科界的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来调整书单,但是必修课的必读书目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是只加不减,要减也都是一些年代过于久远和现代的学科研究产生了差距的书目。


这些书目一般都是你所学科目基础的知识,所以最好都能比较认真地看完,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或者对于老师的讲授内容能更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这样会使你在课堂上有更多自我思考的时间,方便学习中更为有深度的探究。


PPT

如果觉得reading list还过于庞杂或者粗略的话,每次课程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一周或者几天发放下一次课的ppt,其中会具体到需要阅读的书目的哪几个单元或者是页码,甚至有些情况下,老师也会提供一些他自己准备的参考资料,大多都是一些文献或者是研究论文或者是报告,这些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阅读完毕的。老师在课堂上不会非常细的去完全按照书的内容过一遍,而是。。。。。


注意,这里是高能警报:教授们都会把自己对于这个学科话题的体会和心得来与大家分享,更多都是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评论,等于是把书本知识做了一次升华。所以,如果,没有看ppt预习,上课时就基本属于听天书了。


课中

Lecture/Seminar

国外大学最多的上课方式,就是这两种,也就是讲座形式,因为同类学科的不同专业可能会在一起上,所以一般人会比较多。这一类科目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大家打开思路,同时为大家的研究学习指明大方向。这一类课在学习中占到主要部分。


强烈建议大家把这些lecture的ppt收集起来,因为能上lecture的老师都是比较厉害的人物,一般都是dean(院长),supervisor(负责人),有时甚至是一些guest lecturer(客座教授),总而言之,就是都是研究方面比较出色或者比较权威的人物。


在这类课程的上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听+反思,这种课程是workshop的预备课程,也就是说,你需要发现问题,或者是得到体会,然后在workshop中与老师和同学们再次讨论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想法。所以千万别开小差啊~这才是你交的学费中的精华所在啊~

Workshop

这一类课一般上课人数比较少,10-30人不等,就是把你们专业的人拆分成小班的形式深入学习讨论研究,同一门课可能是几个老师在几个小班中分别授课,虽然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样,但不排除每个老师和每个小班的课堂气氛的差别,如果碰到一个nice的老师,和friendly的同学,那会对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课堂上老师会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般都是老师先以提问或者任务的方式,让大家都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期间,老师会游走在每个组中间,随即听取同学们的想法,同时再提出一些意见或者一些启发性的想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展开讨论。


很多同学可能羞于在讨论的时候发表观点,或者只听不说也不思考,哪怕你只是重复别人的一些类似观点,但是你的小伙伴们和老师一定会萌萌哒给你一个zan然后“带你飞得更高”,而这些观点的碰撞就是你日后论文的可贵元素啊~



课后

组成讨论组进行更多讨论

可能在课上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讨论完,可以在课后到图书馆的讨论区或者任何一家咖啡馆坐下继续聊,这绝对是拉近同学关系的好时机。同时,由于同一科目有不同的小班老师,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和你并非一个workshop的小伙伴来组成讨论小组得到更多的想法。


有些作业虽然要求独立完成,但是可以在动笔之前和你的小伙伴们来一次热烈的讨论,从不同角度来说说大家对于某一话题的意见,一定能为你的作业质量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


整理课堂内容,记录自己的宝贵灵感和想法

 

整理课堂内容,记录自己的宝贵灵感和想法


在课堂中可能匆忙中把很多想法和内容都粗略而随意地纪录下来,课后一定得及时的整理,否则无法得到好的学习效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有道理的,当时,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都是每次课一结束,就找个地方,快速地把笔记整理一下,以免过时遗忘。


给个良心意见:带个录音笔,尤其对于语言还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非常必要,这样可以回放课程内容,让你更好滴回忆起学习内容


勇敢地找老师提问甚至辩论

我们在中国基本已经适应了老师为权威的概念,很多时候可能找老师辩论最后也只能换来一句:考纲上就是这样要求的!别的不需要知道!其他的都是不对的!标准答案就是A!之类的牛逼答复。在国外绝对不会这样,首先不存在考纲,也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合理并且能论证都可以。这是国内外学习对于答案的不同理解。所以,如果有疑问,哪怕只是一点点不同想法,在老师这儿都是非常珍贵的,老师非常欢迎大家去找他探究问题。


但是以下几点要注意一下

1. 如果确实经过各方努力,比如资料查找,同学讨论都无法解决问题,那问老师会比较好,千万不要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去,如果自己能解决或者可以通过邮件等书面方式,尽量选择最不麻烦别人的方式,这也是最起码的尊重。

2. 如果确实需要当面见导师,务必在去之间通过邮件的方式讯问老师是否有空,并且预约时间,毕竟也不是你一个人问问题,而且老师还有许多教学的相关事情要处理,有效安排时间很重要。

3. 不要只带着问题去,可以带着你找到的文献资料和书籍,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不是等待老师告诉你答案,老师给你的可能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可是这时,其实你已经走在进步的大道上啦~

4. 并非所有老师都欢迎同学去提问,但是和老师搞好关系(不是贿赂哦~)绝对是对学习得高分有很大帮助的哟~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英国:如何不浪费一分学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