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主有话说|第三刊 |在国外,啥都得会点 (一)

(2014-06-06 19:57:56)
标签:

佛学

eddy悉尼达人

澳洲留学

澳洲申请

懒马教主

分类: 教主说|专栏
http://mmbiz.qpic.cn/mmbiz/3ayxXxqqBauDiaCZujFJfLAfEys1vqU1gO4NDoy4NBhfQQlPtP2yS5IX9niaTLsetQvayz2KT7tVTEPYPHbyNIhQ/0|在国外,啥都得会点 (一)" />

              引子:
       若练神功,必先自宫。
       如不自宫,也可练功。
       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 葵花宝典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打败众多武林高手得到葵花宝典。
但是打开第一页却发现以上介绍,你是否还会继续修炼?
留学的决定,就像修炼葵花宝典一样,最重要的只有一点:觉悟。


开篇:

出国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乱”不在于出国的流程,“乱”体现在选择

千 辛万苦刷出的 GPA, 雅思, 托福,gamt,各种ps,准备的材料,都搞定了,但真正决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放不下的太多。放不下家人,朋友,放不下安逸的生活和熟悉的环境。如果我 留在国内,2年的时间会有什么成就?到底选择斩去三千烦恼丝?毅然抛下一切?还是安然接受命运安排,留在一个从小到大都熟悉的国家?

如果出国追求的是一个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一份未来好的工作,一个视野的开阔和语言的锻炼。国内难道不可以?如不自宫,也可以达到武林高手的境界,不是吗?如果留在国内,难道以后的职业高度就比不上海龟?就不能锻炼语言?就不能接触到西方文化和先进理念?

2年归来,是否能达到当初的期望值?即使自宫,是否就一定能成为东方不败?得到的是否能弥补2年失去的?

答案是不能,你生下来就在选择,你每次选择都放弃了很多,放弃的都是无法弥补的。即使你呆在国内,就没有机会成本吗?有, 你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留学能给你带来的价值。即使你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留学,你也存在选择:内向的还是奔放的,用杰士邦还是不用,7天还是希尔顿之类的等 等,如果每个选择你考虑太多机会成本,那你活的很累。7天和希尔顿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地使用的不同战略,如果妹子看到7天转身就走,下次选希尔顿不就ok 了?难道去一次7天就终生没有妹子?图样图森破。真的想做一件事情,不会只有一条路,走错一步,不是全盘皆输只是走的慢一些。你觉得世界上真的有能让你一 次性到达终点的路?请多参考7天和希尔顿的例子,人生目标不是出国还是留下,出国和留下只是你实现人生目标的不同战略,即使走错,绕个弯回来一样升职加薪,当上CEO,赢取白富美。



再说深一点,机会成本是无法衡量的,因为你无法预测自己在另外一种情况下的成就,世界只有一个,时间不会重来。很多时候你会想,如果当时我XXX,现在就是个XXX。但现实可能是,即使你真的XXX了,你现在仍然只是个X。机会成本是个悖论,它是你放弃的东西,是你期望中如果去做可能会收获但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答案的一个幻想。
很多人问我澳洲哪个学校好,哪个专业好,澳洲回国好吗,这样的问题我都回答不了,首先给我定义“好”。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诉求,处于不同的状况,也许在国外得到的一个善意的帮助,一次难忘的恋爱,一份hd的成绩单,一个满意的工作机会,一次可耻的背叛,一个无法拿到的证书,就能让你猛然发现留学的意义和真谛。这些价值,是无法量化的,也是无法用投资回报率来计算的。所以,当你无法把机会成本量化的时候,你必须赌,先抓住能抓住的,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想想葵花宝典上的字,想想“觉悟”的含义。

我的觉悟是:我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去掉那些我不想要的。


正文:
我在澳洲的学生时代已经渐渐远去,过去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刚到澳洲的滋味我也快不记得了,只有看到以前的照片才能有一点点的感觉,所以我要在淡忘的临界点,写下这些文字,让我做你的眼睛,帮你看看这个国家。

第三刊的题目叫做“在国外,啥都得会点”,这一点其实我也是最近几年才体会到的,我从来没有主观去学什么,只是今天我发现我之所以能在澳洲生存下来,是生活逼着我学会了一切,我只是在接受的时候态度比较销魂罢了。国外的生活就像一个老师,当他教你的时候,可能是温柔的,但很多时候是冷酷的,你注意的应该是老师的嘴而不是脸。

在国外,你应该学会这些:



(一)

排解孤独
刚 到悉尼的晚上我就一个人去了3只猴子酒吧,我现在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查找的公交车一路到达city然后回来的。总之,这是个插曲,因为在这之后,我有无数 个“一个人”的时刻。在澳洲这么多年,我谈过恋爱,分手过,再谈过,再分手,更多的时间其实是一个人度过的。现在对我这样的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宅 (nan)男 (shen )”。

其实即使你不是一个宅男,你也会在某个时候觉得孤独,你会觉得怎么这件事又是我自己做?因为太多事情以前不是你自己做。在国外,孤独是深入骨髓的,这种孤独可能只有从小被排挤或者自闭症患者或者跳广场舞的大妈能感受到。

找 到孤独的原因,对症下药是解决的办法。如果你的孤独是由于一个人寂寞了,那就找一个伴儿,在国外,“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就是耍流氓”是不适用的。 大家都不知道未来在哪个国家,怎么个以结婚为目的? 为了解决寂寞而谈恋爱在国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存在即有理。我认为,能有一个伴儿,在国外互相照顾,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这就已经是正能量了。未来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是靠规划或者想出来的,做好现在,未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不想通过恋爱来排解孤独的你,我建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工作和运动上,更多的去拥抱澳洲,尝试澳洲人的生活方式,你在中国就是逛街,看电影,喝酒,唱k,吃夜宵,到了澳洲你还想这么搞?所以,我一直对4月份我们懒马组织的悉尼游艇party念念不忘(植入性广告来了),因为我个人觉得这样的集体活动,确实是一个排解孤独的利器,哪怕对于我一个在澳洲这么多年的人,也没有尝试过游艇。起码,那几个星期,我是不孤独的,当然,我的钱包也不孤独。
http://www.lanmaliuxue.com/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406/06/153539mugxnleikxu3kqqy.jpeg.thumb.jpg|在国外,啥都得会点 (一)" />


有担当
在国外,学会担当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在国外会不知不觉进入你骨髓的东西。一般人觉得留学生回国跟国内人不太一样,是因为大家学会了独立和担当。

如果你挂科了,不要哭爹喊娘,那是你应得的,就跟你得 HD一样,什么样的园丁养出什么样的花。要勇于承担这样的后果,该告诉爸妈的就告诉,该努力重修就重修,这没有什么可丢脸的,人生经历而已。

如果你逃票被抓了,该交罚款就交,下次逃票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请忽视此条)

如果你生活费都拿去买了有的没的,该自己挣就去挣,不想让父母担心就别告诉他们,自己咬咬牙承受就是了,咬碎了买个假牙也不贵。

说到担当,遇到事情能积极去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说说我在澳洲的车祸经历,大家可以看看那时候的我是怎么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的,顺便也普及一点车辆知识,下面是我第一辆车车祸后的美图:

http://www.lanmaliuxue.com/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406/06/161143n3fh21kfs01b1bt2.jpg.thumb.jpg|在国外,啥都得会点 (一)" />
到 澳洲最开始我是不打算买车的,但是新州从来不给国际学生学生票,在高昂的bus和train价格下,逼于无奈,我在2007年在政府拍卖行买了自己的第一 辆车,不是什么好车,一辆5万多公里的二手丰田卡罗拉。价格是1万1澳币左右,加上养路费,保险费,牌照费等,1万2千多拿下的。

澳洲买车必须去RTA注册,买第三保保险是强制的, 就是你撞到人,保险公司会帮你赔付人的损失,但是不包含其他的财产损失和车辆损失。如果你要保险公司赔付所有损失,可以买全保,这个不是强制,但是对于很 多二把刀的童鞋来说,必买,要不撞到法拉利就死了。澳洲买车的网站很多我最推荐的是政府拍卖行和carsale,前者有质量保障,是政府部门的二手车,公 里数低而且没有问题,款式也是比较新的,一般都是1-3年内的车,很多车买到以后甚至还在维护期内。后者是澳洲最大的网上车辆交易系统,有私人卖的,有 dealer卖的。私人的就要自己看了,找个懂车的人陪着,或者花几十块送去车辆行检验一下,dealer的贵些,但是稍微有些保障,不排除有不良的 dealer,但是基本还是OK的,如果有问题能找得到人,告得成,解决得了。

我最开始买这辆车以后,首先就是熟悉道路和交通规则了。自己觉得最重要的3点:
1.方向盘和国内相反,所以道路行驶也是和国内相反
2.澳洲有转盘,到了转盘的时候先停车,让先进转盘的车和右边的来车,左边的来车不用管
3.停车要看清楚能不能停,给谁停,停多久,给多少钱。


我自己被罚款的经历是:
1.停在残疾人车位,罚款400  (我爽快的交了)
2.60码的开到65码,罚款180  (我不情愿的交了)
3.不能右转的地方右转,罚款180 (我没交,但寄来了罚款单,迫于无奈交了)
4.由于方向不习惯,又不认识交通牌,转入逆行道,没有被罚款,但是差点撞车,后来退出来了。

那 次车祸经历是这样的,基本情况是我直行,澳洲所有车要让直行车,这和中国一样。我开着开着左边突然冲出一辆sedan,停在那不走也不退,我直接踩刹车但 是60码的时速在20米左右是不可能刹得住的。结果是水箱报废,前灯报废一个,引擎盖和前bumper报废,造事车损坏基本一样。澳洲车祸发生以后,一般不是先吵架,而是分清权责,照相留证据,交换驾照。造事车的车主是个老太太,被吓傻了。当然作为中国人我不能把满腔的愤怒化作行动来发泄了。

简单的责备了几句诸如为什么不遵守交通法规,为什么不让直行车之类的话以后,基本确认老太太是反应太慢,不是故意。拍了照片以后,就是交换驾照和个人信息了,这一步非常重要。 然后老太太承认是自己的错,马上给自己的保险公司电话联系拖车,因为一般的擦挂可以继续上路,但是象这样已经没有前灯和引擎盖损坏的情况,按照交通法不允 许继续上路。在老太太的不住道歉下,我等了半小时,拖车拖走,老太太付了打的费然后我上班。之后我去了老太太的保险公司 AAMI,说清楚情况,case officer 直接说给全赔。大概一个月以后,打电话取车。

从这个事故里面得到的经验就是,首先不要紧张,要相信一切都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还有教主在,我会把你的故事放在网上征求解决方案,所以不要乱了阵脚。 开车注意安全的同时还是要有准备照相机或者可照相的手机。因为遇到耍赖的人,你不拍照留证据很可能他不承认。而且一定要交换驾照信息,这样不会怕他跑的 掉。我的车还被追尾过一次,当时我忘了留他的驾照信息,结果一直没有找到人。我自己花了1500修好后灯和上漆,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还有就是一定要买保 险,如果老太太自己没有买全保,这次的维修费用她要花3000多,估计直接休克过去了。


未完待续,  请关注近期发布的(二)

教主原创,转载请注明,否则就。。。别注明



http://mmbiz.qpic.cn/mmbiz/3ayxXxqqBauDiaCZujFJfLAfEys1vqU1glUt5H7N6QEQicbBetOOdeDwCVaWdsMzmSiazt9AzunQEkpvuIYdd79BQ/0|在国外,啥都得会点 (一)"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