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风格术语
(2018-12-18 09:16: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诗歌教学 |
语言风格术语
清新淡雅,清新自然,平淡自然,明快浅显,含蓄委婉,简洁洗练,简练生动、
沉郁顿挫,浑厚雄壮、雄浑豪放,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文白夹杂,多用口语,
清新飘逸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二、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清新自然,口语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清新淡雅,
明白晓畅、明白如话,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平淡自然,明快浅显,简洁洗练、清新飘逸、
沉郁顿挫,文白夹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