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场景流连--东北游(15

(2008-09-08 17:29:02)
标签:

哈尔滨

中央大街

圣·索非亚

俄罗斯

东北游

旅游

分类: 雄雄走天下
 
我在哈尔滨呆的时间不长,只有14号和19号,所以14号首先要去这里的最富盛名的中央大街、圣·索非亚教堂。最近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由陆毅、周杰主演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里,就有很多街道的场景选用中央大街、圣·索非亚教堂这个哈尔滨的标志性的建筑。

中午先在吃饺子,味道还行。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是拥有71座欧洲各种风格建筑、亚洲最长的由方石路铺成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来到这里果然是名不虚传,置身这里真的像到了外国了。
 
 
中央大街虽然不是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欧洲风格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
 
 
 
 
这里的老房子除了书店就是市场,这些商场大多数是经营东北、俄罗斯土特产的商场。据说这里的俄罗斯特产比俄罗斯一条街贵,我倒不见得,会砍价还是可以买到便宜的东西的。
 

这里气温是零下20多度,街上于是有了很多各式造型的冰雕,别具风情。在这里还看到了一个全部用冰做的酒吧,屋子的墙壁、屋顶、桌子、椅子全部是冰做成的,很有意思。
 
 
 
 
中央大街的尽头就是松花江,有一个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冬日里的松花江已经结冰,格成了好几个的冰上游乐园,别人是从这里走到对面就是太阳岛,景色不错的。可是我觉得太滑了,还是回头看圣·索非亚教堂好了。
 

圣·索非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原本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这个师撤离后,隶属哈尔滨的东正教会。1907年,由俄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6万卢布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建一座木制教堂(现已毁)。由于教徒数量增加,1923年又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典礼,1932年落成并保留至今。这个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样体为砖石结构,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建筑面积721平方米。整个教堂分成四层,高度53.35米。这个教堂基本属于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将教堂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索菲亚教堂以它恢宏气势矗立于哈尔滨,一直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冬季的圣·索非亚教堂在银色的装扮下更具浪漫的异国情调。
 
站在教堂的广场,即便有太阳照着也还是冷,气温太低,手即便带着手套要拿出来拍照片还是只能一下子,否则就冻僵了,所以过往的行人都是行色匆匆的。不过即便的很冷我还是喜欢这里,虽然旁边不远处很喧嚣,但是这里的宁静让人流连忘返,恍惚中就在《夜幕下的哈尔滨》年代里了。
 
只是我不知道,晚上在冰雪大世界才叫冷呢,因此发生了让我干着急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