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蝶山区创新工作思路,以发展特色产业人工宝石加工、引资兴建宝石大厦为契机,对辖区内“城中村”进行改造,完满的解决了“城中村”带来的难题,取得多方共赢。
“城中村”也叫做“都市里的村庄”,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城中村成为“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的地区,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城中村”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也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改造“城中村”的难度极大,最突出的是很多媒体报道的“钉子户”问题,因此如何改造“城中村”,是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正在面临的重大课题。
梧州市西环路步四村成为“城中村”已经23年,原来的房子很多是泥砖房,由于地处低洼地带,大部分土地比周围低4米多,一下雨就被泡,每年还深受洪涝灾害,居民经常叫苦连天,周围环境也非常差,群众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04年,新的一届蝶山区领导上任后,高度重视这个“城中村”的治理问题。蝶山区区长刘建宇介绍说:由于人工宝石产业是蝶山区乃至梧州市的一大经济特色,步四村靠近梧州著名的宝石城,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要改变西环路步四村的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改造,在这里发展蝶山特色产业。要发展蝶山特色产业就要围绕人工宝石的精深加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商贸、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城区品位,吸引外资前来投资,壮大县域经济。
为此,蝶山区就有了一个利用这里的土地建设集宝石深加工、展示和研发、办公商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宝石大厦项目设想。想不到在动员村民搬离原来的住房、征用部分宅基地和菜地、靠后集中新建的房子的时候,村民们可以说是一致响应。因为蝶山区领导已经向市政府争取到了拆迁费和每家可以建四层半楼房的优惠条件。所以拆迁、回建、改造都很顺利,也很快完成。
通过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蝶山区引进了投资2亿元的宝石大厦项目,并与2006年4月动工,目前该工程虽然还没有完工,但是去年梧州市第四届国际宝石节在就这里举行了,因为已经先期投入使用了4层楼。而宝石大厦的兴建也列入梧州市15个标志性建设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梧州最高的建筑。它目前与梧州宝石城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使梧州人工宝石加工从生产、深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带动商贸、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效益。也令大厦内的商铺价格“与日俱升”。宝石大厦里面的成峖宝石饰品店老板霍洁芳说,她在广东经营珠宝2年多了,看到宝石大厦兴建了,她觉得很有发展潜力,就回来买了一个铺面,目前铺面价格已从原来的四千八百多元升到近六千八百多元了,她愿意自己经营,因为很多大商家都在在这里买了多间铺面,她觉得生意有得做。
其实,这一工程不仅为人工宝石产业提供了纵深发展的平台,解决了人工宝石发展的载体问题,更是改善了“城中村”的环境并解决了“城中村”62户280名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梧州市宝石商会常务副会长、梧州市东方红宝石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苏佳说,宝石大厦的兴建让他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村民齐声说共产党万岁的。
步入步四村,看到的是一栋栋漂亮宽敞的4层半高楼房,步四村现在由东兴联社步四村股份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主任梁小强说:现在每家都能建这样的楼,这些楼都是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的,由蝶山区牵头、土地局出钱,现在有些还正在建,过一段时间原来拆迁的45栋楼将全部建成,政府已经帮我们想好了,这里靠近宝石大厦,做生意的人多。房子很容易出租出去的。以前条件差,一间房月出租是20--50元,现在是200多元了。笔者在村里随机采访了三位村民,村民梁碧林说:我们很欢迎拆迁改造,我家改了楼了,总共有1000平方,40间房,准备自己住最高层,其余出租,我们是农民,没有退休金,以后靠出租房子生活就能有保障了;村民梁大姐说:改造后环境好多了,她建的房子面积只有60平方,也是建了4层半,现在出租3层,每月增收1000元呢,生活好多了;村民冼宇新说:原来的家是泥砖房,面临倒塌,现在盖新房了,梧州是宝石之都,这里又在宝石大厦旁边,很好出租的,我们原来生活比较艰苦,现在不用干农活,就靠出租房子,生活就很好了。
梧州市蝶山区区长刘建宇等领导开创新思路,通过“城中村”改造,发展特色产业,既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又解决“城中村”难题,改善了投资环境,可以说实现了多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