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洲杯中国伊朗攻略 |
中伊战另类攻略:
千万不要先发力
当我们的国足成为亚洲杯首轮比赛中唯一取得首战大捷的传统强队之后,习惯于看低国足的人们忽然又膨胀起无限的想象。尤其是第二场对阵伊朗的比赛即将开始之际,人们纷纷给国足支招说:我们要象真正的强队一样,用疯狂的进攻让青春不再的伊朗人收回频频在我们面前晃动的四根手指。国足队员们也象对阵韩国队一样信心十足的表示:我们不怕伊朗。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本人认为:如果我们的国足当真以这种心态对待这场比赛,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再一次被对手羞辱。
对于国足而言,要想继续在小组出线权的争夺中占据主动,我们在中伊之战中应该做的是:千万不要先发力。
第一,历史战绩证明:伊朗人总是能够两倍返还对手的进球。
最近一个例子是本届亚洲杯首轮伊朗对阵乌兹别克的比赛,因为伊朗队员雷扎伊在第15分钟头球回传门将失误造成乌龙,乌兹别克以1-0领先结束上半场比赛。但是,到了下半场,伊朗人连扳两球,最终以2-1胜出。
时间虽然较远但仍然被国人经常记忆起的例子是第16届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国足在大连金州主场对阵伊朗的比赛。那一天是1997年9月13日。下半场刚开始不久,我们已经取得了2-0的领先优势,但最终却被对手连扳4球。2-4的比分也让伊朗人从那以后经常带着炫耀的心情向我们伸出四根丑陋的手指。
在这之间,还有一场比赛。那是2004年4月16日,参加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国奥队远赴德黑兰客场挑战伊朗。当时,是胡兆军在上半场第28分钟率先打破场上僵局,但随后伊朗人便在第41分钟和第65分钟连扳两球。
当然,也有对手先进球而伊朗人没有能两倍回敬的时候,但他们至少可以保持不败。譬如上届亚洲杯的1/4决赛,尽管我们踏过伊朗迈进四强,但是我们并没有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甚至于激战120分钟仍然与对手平分秋色,只是凭借门将刘云飞神勇扑出对方戈尔穆哈马迪的点球,我们才惊险晋级。在那场比赛中,伊朗队有一名球员被红牌罚下,我们在大多数时间里以多打少,并且是本土作战。
可是,当伊朗队率先取得进球时,我们也一样能够保持不败。
譬如2004年3月27日,还是上面提及的那届国奥队在武汉主场迎战伊朗。因为杜威在第9分钟时的乌龙,伊朗队首先取得一分。但接下来就成为了中国队的表演时间,先是张耀坤利用点球扳平比分,接着,高明因为下半场第17分钟刚上场就被对手扯破球衣而被彻底激怒,用一记大力抽射打进反超一球。随后,杜威将功折罪,为国奥锁定胜局。是役,国奥队3-1逆转伊朗。
譬如2006年12月9日的多哈亚运会1/4决赛,尽管我们在点球决战中不幸败北,但对手在90分钟、甚至120分钟内,同样也未能战胜我们。当时,率先打破场上僵局的正是伊朗队员博尔哈尼。而且在这场比赛中,我们从第63分钟开始就处于少一人作战的不利形势;而且那场比赛是在西亚进行,也几乎可以看作是伊朗队的主场。
所以,只要我们不首先发力取得进球,伊朗人两倍回敬给我们的也只能是一个零蛋。即可取一分。
第二,本组的赛程安排告诉我们:不发力,最有利。
在中伊对决前,乌兹别克与马来西亚的比赛已经提前一天结束。
如果我们先发力取得进球,身陷绝境的伊朗队(因为,无论另外两队的比赛以怎样的比分结束,伊朗队最后一战都将面对东道主之一的马来西亚的顽强反击:马来西亚取得不败时,他们将为出线权而战;马来西亚落败,则要全力避免东道主三战皆墨出局的尴尬)必然发动猛烈的反扑。当伊朗人的斗志被我们激起时,我们真的很难应对。被对手逆转并不意外。即使我们侥幸过关,也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要忘了我们的主力核心李玮锋和郑智已各有一张黄牌在身,而他们两个都是国家队目前不可或缺的队员。倘若李玮锋或郑智因累积黄牌停赛,且乌兹别克战胜马来西亚,则六分在手的我们仍然有可能因为生死战无法走出打平即出线怪圈而抱憾出局。
如果我们不发力,想来伊朗队也乐意接受一场无关痛痒的平局。因为四分到手之后,只要最后一战不输给马来西亚,伊朗将锁定一张八强入场券,所以,他们没必要跟我们拼个鱼死网破。而对于我们的国足来说,在马来西亚没有大比分战胜乌兹别克的前提下,只要是役如愿拿到一分,在最后一战只要再添一分,就将稳稳地安然出线——末战取胜乌队后,仍有机会以小组头名昂然晋级。
所以,对未必一定要分出胜负的小组赛而言,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让比赛成为伊朗队遇挫愈强的又一经典战例。况且战平伊朗并不一定影响我们完成“永远争第一”的目标。既然我们有机会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这一目标,何乐而不为?
所以,中伊之战,国足切莫抢先发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