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条条大路通罗马,刘越悲剧莫重演

(2007-05-23 23:54:45)
标签:

亚冠

鲁能

韩国

申花

中足

分类: 关注中足

条条大路通罗马,刘越悲剧莫重演

 

  国人云: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对于中足同样适用。但路远端等着中足的,既不是在梅阿查阻止国米提前六轮夺得意甲冠军的罗马,也不是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力挽狂澜,踩在国米躯体上高高举起意大利杯的罗马,而是在老特拉福德被曼联尽情羞辱的罗马。

 

  朱家军迷失在闷热、潮湿的曼谷,承继无数国人希望远征韩国的山东鲁能也被对手城南一和生生将亚冠八强的入场券从我们手中夺走,尽管上海申花在主场对阵印尼佩西克的最后一场亚冠小组赛中,用疯狂的屠戮避免了净身出局的尴尬,但中足已经离世界足球渐行渐远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即使在亚洲足球舞台上,我们也更多饰演着失意人的角色。

 

  不要再无休无止的争论中足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谁人丢在了哪里吧。我们需要知道,恐韩症不会因为我们自己说一声“不存在”就真的自动消逝,更何况,从现在来看,恐韩症已经不是我们染患的唯一疾病。

 

  不要再闲扯什么底蕴吧,我们缺少的其实是底气。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争取到打平即出线的优势时,我们曾经因为积分遥有领先而把自己当成过强者吗?为什么我们总是把我们遇到的最后一个对手想象成为本组的实力最强者,因而诚惶诚恐地企盼着从对手那里窃来一分?而不能理直气壮的用一场理所当然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先前获得的优势绝非偶然?

 

  不要再无休止的在技战术环节查找原因吧,我们应该清楚,足校那高昂的学费,已经把选材的范围缩小到数量极少的贵族子弟。在首届国际足球竞技场会议上,有国外专家质疑说,广告费在我们的俱乐部收入中占据了太大的比重。但在我看来,在现阶段并不规范的中足职业化环境下,广告费占的比重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少了。如果不是俱乐部对门票收入寄托了愈来愈高的期望,也许我们的球市不会愈来愈萎缩;如果不是足校恨不得把娃娃家长敲骨榨髓,也许我们不会只收获到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曾经听到某些女子举重选手说:如果她们不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成就,她们就只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蹒跚着跳水。我们也曾经听到某些女子径赛选手说:如果不是教练把她们挖掘出来,她们就只能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但对于我们那些踩踏着数不尽的钞票铺就的求学之路走进绿茵场内的中足球员来说,恐怕点钞票也不再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快感。而职业化之前甚至也包括一部分职业化初期的中足球员,尽管因为没有经历早期培养,让他们的技术略显生涩,但他们从来不缺少血性,他们可能被对手击倒,但绝对不会被对手吓倒。因此,他们的失败总是那么悲壮,让我们感觉到那么遗憾,因为我们总觉得只要在某个细节上稍加改善,我们就可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可是,现在呢?我们的失败已经是那样的无奈,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悲痛。我们的年轻球员确实不恐韩,当我们遭遇的是一场又一场完败时,我们确实不会再说恐韩,即使说,也只会说心寒!

 

  不要把一两名主力球员的缺阵当成为失败的理由吧。难道泱泱大国真的只能由11名球员踢球缺一不可吗?

 

  不要再因为失败就把其中的某些球员当成为口诛笔伐对象吧。曾经是同龄人中佼佼者的刘越不就是这样淡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吗?

 

  如果硬要找一个客观的原因,我想说,我们找错了决战的对象。我们把力量消耗在了一个不值得我们倾力一战的对手身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