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粤次战两大疑点:技不如人OR避其锋芒?

(2007-03-21 08:36:05)
分类: 聚焦体坛

军粤次战两大疑点
技不如人OR避其锋芒?


  就象CBA总决赛之前,很少有人相信八一双鹿能在广东宏远的主场力拔头筹一样,因为大郅在八一队以大逆转方式赢得首胜的关键战役中有着极其精彩的表现,估计也极少有人想到八一队会在第二战中一败涂地。40分的巨大分差真的是两队真实实力的反映吗?看过比赛的人们都会有此疑问。

  当我们带着这一疑问对比赛过程进行回顾之后,就会发现:军粤第二战其实存在着两大疑点。

  疑点一、阿的江再度雪藏大郅,是故技重施,还是暗含机锋?

  第一战,阿的江没有派遣大郅和李楠——尤其是前者先发出场,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事后证明:这一非正常战术成为了八一队赢得首战胜利的妙手。因为这样的战术安排,保证了大郅和李楠不至于在关键的第四节出现体力透支或六犯离场,避免了因两大主力缺阵使球队失去与广东队角力的资本。

  按说,延用第一战成功的战术安排,也算说的过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第一战八一虽然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但胜利来地是那么惊险。因为第一节被对手领先10分之多,如果不是大郅和李楠在最后关键时刻的稳定发挥,八一队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虽然说险中取胜的确让人感到振奋,可是兵不行险地也是早就写在了兵书上的名训,加之出奇致胜的关键在于一个“奇”字,既然第一战已经亮过了牌,第二战很难再有奇效可言。相信身经百战的名帅阿的江不会一厢情愿地幻想着再次成功克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幸运吧?

  看看大郅与李楠在本场比赛的上场时间,再看看阿的江几乎自始至终坐在场边优哉游哉、若有所思的表情,或许他从未想过横扫对手才是再布旧阵的正解吧?到底是否这样,看过以后的比赛才能知晓。

  疑点二、八一屡投不中仍狂飙三分,是无奈,是斗气,还是故布疑云?

  八一此战的最大败因是内线完全失控。这一点,从两队的篮板数上可以看出来,广东宏远队摘得的篮板球达48个,几乎是八一队的1.8倍!与此相对应的是,广东宏远此战的中投出手次数也几乎达到了八一队的1.8倍。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八一队中投次数远远落后于对手,但总的出手次数并不比对方少多少(双方总出手次数之比为66-79,第一战为68-78)。如果再加上罚球数,差距更小(双方的罚球数之比为11-15——我们还应注意到:第四节因为比分悬殊,广东已经很少对八一队的进攻采取犯规)。

  也就是说,在这场比赛中,八一队基本放弃了篮下,主要在外围搏三分球。是的,虽然八一队此战三分球集体手冷(32投7中),但仍然执著地选择了在三分线外投篮。

  是八一队不具备在内线与广东宏远相抗衡的能力吗?应该不是。前一战,虽然八一队的篮板球同样落后于对方,但双方的篮板球之比为33-39,差距并不是很大。而且,此战第一节比赛中,虽然八一队比分落后,但也让对手吃到了七次犯规——尤其是广东队主力球员易建联首节犯规数已经达到了3次(全场比赛结束时仍为3次)!

  那么,在后面三节比赛中,八一队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利用对手犯规多继续强突内线——虽然未必能够上篮得分,但至少可能让对手领到更多犯规,甚至可能让阿联早早地六犯离场吧?

  如果说,在场上的队员们,可能会因为对手开局阶段三分球命中率接近100%,但自己基本屡投不中,因而产生斗气的心理。但坐在场边的阿的江应该不会没有看见,自己队员齐齐转至外线狂飙三分而不中的结果,其实只是为对手更多提供了摘篮板后发起反攻的机会。为什么他没有及时叫停这种近乎于自杀的行为呢?或者说他为什么没有安排人员在篮下争抢篮板呢?

  看看上一场比赛与大郅并列八一队篮板王的莫科最近四场比赛的上场时间,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答案。是的,在第一节比赛中让阿联吃尽苦头的莫科,在此前四场比赛的场均上场时间达到了40分钟!而此前三战更是几乎打满了全场(包括一个加时)!

  针对以上两大疑点,我们不禁会问:究竟是八一双鹿技不如人,还是阿的江料到对方首战失利之后必将疯狂反扑,因而主动再退一舍以避敌锋芒?虽然目前尚无答案。但我们知道:除了队员们在球场上比拼之外,双方主帅也在场边斗智斗勇,今后的比赛因此将更加精彩、更富悬念。

  最终,是八一队因为大郅回归而在时隔三年之后重新收复王冠?还是阿联在远走NBA之前率队收获四连冠?让我们拭目以待。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