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好日记标准的思考

(2005-10-20 09:22:44)
分类: 我思我想

《关于好日记标准的思考》

 
  夜已经很深了,而我的思绪却依然久久地沉浸于恩龙杯日记大赛首页的《什么样的日记是好日记》讨论帖所引发的思考之中。

  是啊,什么样的日记才算是好日记呢?

  其实,日记做为记录个人真实情感的载体,原本无所谓高下。但做为公开发表(即使只是发表在网站上)的作品,就确实应该有一个标准对它进行评判。

  我觉得:好日记应该是一部照相机,记录下社会向更高层面发展的瞬间;好日记应该是一张VCD,刻录着自己对经历事件思考的结晶;好日记应该象一幅世界名画,给读者带来真善美的感受;好日记更应该象一曲经典音乐,无论怎样久远,仍能够唤起我们今天的记忆。

  毫不夸张地说,一篇好的日记,肯定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记事,或抒情,或议论,不一而足。但一篇好的散文却未必是一篇好的日记,因为在创作它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已经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粉饰。

  一言以蔽之:好日记必须以真实性做为灵魂。最大限度贴近生活,真实记录内心感受,是日记区别与其它文艺形式的主要特征。

  仔细想来,家里接装宽带已经很久了。走进红袖也已经几个年头了。但或许是家乡网友当初向我介绍这里时说的“这是一个很女人化的网站”影响了我,我一直感觉这里的脂粉气过重,婆婆妈妈的记述稍多,关注社会重大事件的东西太少;对美词佳句等写作技巧的追求偏重,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思考不足。

  事实上,这也是纯文学网站——甚至可以是说纯文学媒体现阶段的通病。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国人对政治文学进行矫正开始,私人化写作日渐成为主体。而九十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写作已然普及成为了一项全民运动。这期间难免良莠不齐,以木子美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俨然在一个时期里独领风骚,大量充斥着各类网站的BBS空间。在这种情形下,再有人讲求理想、评点人生,常常被视做出土文物一般另类。

  但是,就如同小家碧玉不是女性美的全部一样,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也不一定就是矫揉造作的表现。

  今天,我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就看见了这样一则资料:

  1915年夏天,青年毛泽东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网帖的《寻友启事》,主要内容就是,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做朋友,并指明要结交性格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家捐躯的青年。他身边很快聚集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资料中没有介绍这些人究竟是谁,虽然历史长河的大风大浪可能淘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但他们在当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书生意气却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虽然我们不是、也不太可能在将来成为主席这样的伟人,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思考人生、拒绝关注社会的理由。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为现代人描绘了一幅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但是“到处莺歌燕舞”的景象更加值得向后人讲述;“凤帐烛摇红影”虽然极尽浪漫情缘,但是“战士指看南粤”更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我们应该用敏感的心去感触自己身边的事,但是更应该用手里的键盘全面反映社会发展的每个层面;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发掘人性之美,但是更应该用自己的大脑深入评析影响社会进程的大事件。当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日记就可能在未来构成为历史长卷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是的,我经历了,我记录了,我思考了!这,才是一篇上佳的好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