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十首怀古灯谜诗试解(中)

(2017-09-29 15:36:51)
标签:

怀古

谜底

薛小妹

灯谜诗

红楼梦

其四,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谜底:蚕
http://s3/mw690/001AO92czy7eCiG38k2c2&690
       淮阴是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神韩信的故乡。韩信家贫,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被漂母以饭食接济,并在成名后报以千金。“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对人的尊称)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韩信投奔刘邦并被拜将后战功卓著,但在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之际请封假齐王,引起刘邦猜忌,埋下了日后被杀的祸根。
        蚕是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通常以桑叶为食,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中国作为农业国,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是头等大事,所以历朝历代多有奖励农桑的政策,“桑”即指桑树的种植和蚕的饲养。蚕在古代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历代文人多有吟咏,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妇孺皆知。
       第一句指蚕在幼虫阶段,因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随时面临鸟食鸡啄的危险,需要善加保护。第二句“三齐”,指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中,秦国灭亡后,12月,项羽入关,分封十八诸侯,其中齐地被分为三部分,分属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胶东王田巿,简称三齐,但齐地随后被田横叔侄再度统一,韩信灭齐后被封的是齐王,而非三齐王。此处“三齐”乃是三起的谐音,指蚕三眠而起。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蚕,孕丝虫也。种类甚多,有大、小、白、乌、斑色之异。其虫属阳, 喜燥恶湿。食而不饮,三眠三起,二十七日而老。”三起之后,蚕的食量大增,数日之后开始吐丝做茧。由于蚕丝做成的茧将蚕自身包裹在内不能动弹,所谓“作茧自缚”,蚕也由虫变化为蚕蛹,此即“位定”之意。蚕茧既已做成,也意味着蚕的寿命很快走到尽头了。为了防止蚕蛹再度变身为蚕蛾后咬断丝线破茧而出,造成丝线变短不能纺织使用,需要将蚕茧用热水煮过,一是为了杀死蚕蛹,二是为了减少丝线之间的粘合力以便抽丝剥茧,此即“盖棺时”之意。第三句是指蚕虽然是一种不起眼的小虫,却为古代中国做出了“衣被天下”的重大贡献,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轻视它。第四句是说蚕虽然是被人们用桑叶所饲养,但它的丝可以做成衣被为人们御寒,蚕蛹可以供人们食用和入药,这种回报不亚于韩信对漂母一饭千金的报答。
        此谜多猜为乞丐所用的打狗棒,颇不以为然。过去像红楼女儿这样大户人家的小姐女眷们通常是足不出户的,因为不能被陌生男人看到真面目,所以惜春要买些小玩意都只能托宝玉代劳。即使偶尔出门,也必乘车坐轿,小厮们在前面开道清场,哪里容得乞丐近身,既看不到乞丐什么样,更不用说他们的打狗棒了,况且第三句“三齐位定盖棺时”跟打狗棒有什么关系无人能够解释。还有人猜马桶,说“壮士须防恶犬欺”是指蹲马桶要提防恶狗抢食,“死”即是“屎”,感觉简直有些恶搞了。且不说这种恶心不洁之物在元宵节作为谜底有多煞风景,光这种内容也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闺中小姐能想得出来的。我觉得这两种猜法都太拘泥于“恶犬”二字,以为必与狗有关,其实谜面中也只是一种比附而已,以恶犬代指恶少,未必真与狗有什么关系。倒是有人猜用来赌博打架的蛐蛐有些接近,但感觉不如蚕更能合理解释谜面。

其五,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帆船
http://s13/mw690/001AO92czy7eCjJnUkcfc&690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其部分地区也称江都。后蜀何光远《鉴戒录·亡国音》:"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隋堤故址在今河南省永城市。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植桃、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看琼花时观赏,而通济渠是隋唐开凿京杭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黄河与淮河,贯通了隋代的东都洛阳到扬州的水路交通,使南粮北运成为现实。通济渠建成后,隋炀帝杨广"偕皇后、嫔妃、贵戚、官僚、僧尼、道士等,分乘龙舟、杂船五千二百余艘巡幸江都。" 
       第一句指帆船来往南北。鸦即乌鸦,多生活在北方,属于留鸟,喜欢在高大的树木和建筑以及山崖上栖息筑巢。蝉则多生活在南方暑热潮湿之地,喜欢伏于树上鸣叫,北方虽然也有,但数量很少。转眼过,是指帆船在不断移动。第二句表面说隋炀帝来到扬州后怀念北方的隋堤风光,但提到隋堤风景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此物与水有关。因为隋堤的桃柳是种于通济渠河道两岸,观赏风景的最佳方式自然是乘船。第三句“占得风流号”是指帆船主要靠风力航行。缘,即因为。作为沟通南北交通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仅靠人力行驶显然不现实,
而当时蒸汽机还没有出现,中外的远距离航行船只无一例外都是帆船。第四句的"口舌多”一是指由于行船过程中风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船工需要在船老大的指挥下随时调整帆的角度以借助风力,并防止偏离航向。现在我们远行亲朋好友常常会送上一句“一路顺风”或者“一帆风顺”的美好祝福,即是来源于过去出门远行多为乘船,也从侧面说明一路顺风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二是指如果行船过程中无风或者是逆风无法借助风力,则需要在岸边雇纤夫拉纤而行,纤夫们用山歌或者号子的形式统一用力的节奏,这些都可以说是“占得风流号”,靠风力航行的帆船惹出的“口舌多”。
       此谜因内容比较宽泛,打出的谜底非常多,但多与柳有关,如柳树,柳絮,柳木牙签,柳哨等等,皆取隋堤广种柳树,而柳本身有轻薄癫狂之意,应该是受了七十回中薛宝琴咏柳词中同样提到隋堤的影响,而未深究此诗的本意。其实隋堤上除了柳树还大量种了桃树,《大业杂记》称还有榆树,但此谜重点并不在树,蝉噪可以是树,鸦栖就难说了,隋堤也并非专指其上的柳树。其实重点是在“堤”字,还有第一句上,“转眼过”怎么讲这是很多人都忽视也无法合理解释的。也有人猜是风筝,但这个谜底在红楼梦之前的灯谜中已经出现过,肯定不会重复。还有猜笛子的,也不能很好扣合谜面。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皆与北方的都中(北京)和南方的金陵(南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贾家原籍就是金陵,经常会南来北往,对帆船这种古代最常见的出行工具之一肯定不会陌生。

其六,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谜底:茶杯
http://s1/bmiddle/001AO92czy7eClAV8wE60&690
     
       桃叶渡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秦淮河上的一个古渡,又名南浦渡。以“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的典故闻名的南北朝词赋大家江淹,在其传世名篇《别赋》留下了千古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即是描写春天在南浦渡送别远行友人的情形。相传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王献之独爱桃叶,常在此渡迎接,并作有《桃叶渡》三首: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桃叶古渡由此得名。桃叶渡怀古描写了桃叶渡的萧瑟景色,抒发了对六朝兴衰的感慨。
       茶杯即红楼梦中的茶钟,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多用瓷器或紫砂陶制作,现在用玻璃制作的也很常见。清代茶杯的器形、装饰手法、制作工艺均胜过前朝,其粉彩和珐琅彩绘画装饰的茶杯更是精美绝伦。基本器形为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后期相对低、小、浅,皆修制规整。
       第一句衰草闲花指茶杯中冲泡的茶叶和花茶(不是香片)。茶叶的制作先要通过炒制、烘干或者晒干的方式脱去水分,加工过的茶叶形近枯草,故称“衰草”。“闲花”指花茶,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以菊花、桂花、玫瑰、百合、金银花等像茶叶一样泡水饮用,以养颜美容或者治疗疾病的传统,尤以杭白菊,又称茶菊、药菊为最,清代时流行与茶叶一起冲泡。“浅池”即指茶杯。第二句指茶杯中的茶叶形状与桃叶相近,具体而微,有叶无枝。第三句“六朝”二字有深意。六朝又称六代。三国时的吴、东晋、南北朝时南朝的刘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建康(吴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后人将此六个朝代并称六朝。中国茶文化,最初兴起于秦汉之前相对比较荒凉的巴蜀,内地把茶是作为药来看待的。直到六朝之初的三国和两晋时期,茶文化开始传播到吴越地区,并大量引进茶树进行种植,饮茶的习惯也开始在王公贵族和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以茶待客的风气,也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而此时很多北方人尚不知茶为何物。传说东晋时的才子任育长本是中原人,随晋室南渡到了建康,有当地的名流奉茶来款待他。任育长问:“这是茶,还是茗?”江东人觉得很奇怪:“这人怎么连茗就是茶都不知道!”任育长看见大家一脸的疑惑,赶忙说:“我刚才问,是热的还是冷的。”结果适得其反,引起一场哄堂大笑。从魏晋时期开始,饮茶的方式逐渐进入烹煮的阶段,对烹煮的方法技巧也开始讲究起来。饮茶的形态除了在种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之外,还开始具有一定的礼仪、礼数和规矩,成为一种大家自觉遵守的文化现象,而以六朝共同的首都建康为首的吴越地区,自然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并在此后将饮茶的习惯推广至全国。梁栋,即栋梁,房屋承重的脊檩和大梁,也比喻能够做重要用途的木材和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此句指六朝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这些所谓的国之栋梁,很多把饮茶作为一种高雅和陶冶性情的时尚习惯。如许,即如此。第四句指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所用的茶盅已经不仅仅作为日常使用的器物,还具有陈设和赏玩的功能,工匠们在上面绘画题字,使它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小照,即画像。由于明清两代瓷器生产技术达到历代顶峰,五彩、粉彩、珐琅彩等技术的不断开发,使得瓷器脱离了过去颜色单一的形象,变得五彩绚烂,争奇斗艳,瓷器也成为技艺高超的工匠们的创作平台,不但造型多样,除了书法外,多以绘画作为装饰,人物、花卉、动物、山水、建筑、等几乎无所不包。红楼梦四十一回中提到的妙玉给贾母斟茶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即是明代成窑的彩绘茶杯,妙玉给宝钗和黛玉二人的茶杯上也有题刻:“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瓠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盉””。
       此谜多猜为镜子或照妖镜,但不能对“浅池”和“六朝梁栋”做出合理解释,以花草解释为照镜者也颇牵强。又有作桃符,也是如此。还有打油灯和佛灯的,以南朝佛寺众多,皆悬佛灯。其实南朝佛寺远没有北朝多,特意提到六朝绝不是这个原因。还有猜梳子和鸟笼的,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此谜的“壁”字大多数人都作墙壁解,其实器物竖立的面一样可以称为“壁”,比如杯壁,井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