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剖后顺”

(2018-06-03 17:42:24)
标签:

育儿

顺产

剖后顺

分类: 怀孕生产

今天是201863日,距离顺顺出生的2016919日,已经过了18个半月了。这篇关于剖后顺的文章,一拖再拖,却始终是要完成的一篇重要记录。

此文用时4个多小时,4600多字,边回忆边写作,是对顺顺出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回忆和总结。

一、观念革新

从怀上二胎开始,开始关注“剖后顺”这个概念。

曾经认为:第一胎剖腹产,以后只能剖腹产了。所以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捧着IPAD翻看那些剖后顺的成功案例时,内心不禁紧张,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能否做到剖后顺。

产检时,咨询不同的医生,她们的回复基本都是: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个人又有顺产意愿,可以试产。

9年多前剖腹产,唯一的原因是预产期过了2天,还没任何动静,既没有见红,也没有阵痛,而B超显示孩子已经8.6斤,双顶径102了。记得我要求医生检查骨盆大小能否顺产,当时那个女医生回复是正常大小,并斩钉截铁的建议剖腹产。如果时空改变到现在提倡顺产的大环境下,以全程产检无问题和我的毅力,肯定是可以试产的。但是回到2007年那个剖腹产率高达80%的大环境下,我们欣然接受了剖腹产的建议。

当年有种观念:剖腹产的孩子脑袋好看,聪明。随着育儿知识的增多,了解到剖腹产和感统失调,以及性格方面的关联后,认识还是遵循自然规律,顺产更好。

幸运的是,尽管时隔9年多,二胎的孕期和当年的头胎一样,全程顺利。由于一开始就注意控制饮食,血糖也一直正常(当年头胎孕期血糖偏高),胎儿没有出现巨大儿的征兆,子宫疤痕厚度合适,所以希望能够尝试顺产。

二、见红和阵痛

预产期最初写的是2016911日。在此要特别感谢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专家。在电话预约挂号时,她的名字很陌生,后来上网查询,看到有的孕妇评价她非常苛刻专横。当在诊室外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最终3位准妈妈一组一起进入时,她还很严格地阻止了我们相互间的交流。看到她略微颤抖、稍显僵硬的手指,生硬地点击着电脑按键,迟迟打印不出医疗单。她很执着地重新计算这我的预产期,最后在病例上把911日,改成了916日。

她更改的依据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这拖后的5天,为我的顺产赢得了时间。

40岁高龄,疤痕子宫,如果超过预产期,我想很多医生都会建议我早早剖腹产了。

2016915日,农历八月十五,早上,见红了。像少量月经,用卫生护垫即可。让同事上午到我家里,一起坐在电脑前,补充完成工作软件。中午在小区里散步(医生建议不要爬楼梯,以免损伤膝关节),平时每晚绕花圃5个圈,大约2000步,今天整整走了10个圈。有时闭着眼睛走。不是摸摸肚子,和里面的小人说说话。

肚子时而痛一下,并不频繁。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大家还到楼顶赏月。

节前,医生就开好了住院单,她的意见是,看胎心监测,宫缩无力,要剖腹产。

今天中秋节,我们还是不着急去医院吧。

第二天白天,肚子也没怎么痛。下午似乎痛的多了些,但是距离5分钟一次的频率,还相差的远。姥姥着急了,生怕我在家夜里出什么状况,催我早点去医院。

于是收拾好东西,晚饭后,到楼顶帮灿灿拍了他和爸爸用望远镜观察月亮的照片,用QQ发送给照相馆,安排姥爷第二天帮他取出照片。然后爸爸开车,姥姥陪同,我们三人去住院了。留下姥爷在家陪同灿灿。


三、入院待产

916日,到医院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办理入院手续,缴纳押金,到达住院部,医生们对于我这个时间点来住院有点惊讶。签署各项免责条款,重点是年龄高危,没做羊水穿刺,和地贫基因检测(在产检时,我已经主动签字声明医生免责了)。关于胎盘一项,我们强调一定要自己带走(灿灿当年的胎盘,我们是自己带走的),护士反对,为此我们有所争辩。最终同意了我的要求。

检查宫口还没有开,宫颈长度1.5-2CM左右。躺在床上做胎心监护,医生让爸爸放音乐给宝宝听,让他多动一动。这期间阵痛加强,看曲线有时突增到很高。

进入病房。姥姥让爸爸回家休息,她坚持在这里陪床。于是她躺在床内侧,响起鼾声,我大约15分钟阵痛一次,夜间有护士定时来测胎心。迷迷糊糊,睡睡醒醒。

 

917日早上,让姥姥回家休息。我一个留在医院

白天阵痛消失,和附近的孕妈们聊天。有双胞胎准备剖腹产的,有20多周死胎来流产的,也有20多周来保胎的。有成群的糖妈,晚上结伴去测血糖,散步。也有待产的妈妈们,一起坐弹力球,促使宫口早点开。

医院的产房是封闭的。尽管和孕期产检是同一楼层,但是在婴儿游泳那里隔断了。平时大家只能在走廊里走动。

下午安排B超,大家统一坐电梯到产检那一侧去。一个B超是检查泌尿系统(肾+膀胱+输尿管),一个B超是彩色多普勒。显示双顶径97,胎位LOT,未见脐带绕颈(此前绕颈一周?),咨询医生,说体重7.6斤左右。

趁机爬了下楼梯。从一楼到五楼,来回走了几趟。

晚上,阵痛加剧,感觉几乎没有熟睡着。

 

918日,中秋节休假结束,医生们正式回来上班了。早上主任巡房,浩浩荡荡的队伍。此前巡房的医生,这时变成了小跟班。为首的老专家按了按我的肚子,说:这胎也不小呀。建议我剖腹产。而开住院单的那个产检的医生,也帮凶般地说,早就建议我剖腹产。我坚决说要试产。

经过前2夜的阵痛,我的精力有所损耗,精神状态有些差了。白天疼痛增多,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夜晚,有些恐惧。到下午把爸爸电话召开,要他晚上陪同。晚上他扶着我在走廊里走来走去,阵痛袭来,感觉直不起腰来,就趴在旁边的物品上,或者趴在他的肩膀上。

919日凌晨一点多,检查宫口口还没有开。爸爸在我的病床上呼呼大睡,我很多时间是站着,趴在房间的墙上。一夜几乎没睡,感觉非常难熬。

 

早上心情沉重,八点多查房又再次面临医生们的剖腹产压力。我表示:如果再次检查宫口还不开,就剖腹产。没想到奇迹出现了,九点多医生检查宫口情况,惊讶地说,宫口开了!刹那间我的泪水喷涌而出,仿佛无尽黑暗中,终于看到一丝曙光。医生赶紧安慰说:给你生,给你自己生。于是让我准备下,送入产房。

我上厕所,洗涮,吃饭,慢慢地用了一个小时,期间护士催促我快点,扎上预留针头,我正式进入了产区。

 

四、产区待产

进入产区,奇迹般的,昨晚所有的阵痛阴霾一扫而空,此时的我精神轻松,而且肚子居然一点也不痛了。医生给我安排了个单人间,躺在产床上,胎心监护了半个多小时,几乎没有宫缩。医生检查额下宫口,苦笑着说,才开不不到一个手指,这样他们也说宫口开了送进来。敢情是外面的医生把我这个烫手山芋早早移交到里面来了?

下床,到待产区,活动。

待产区房间很大,有些产检胎心监测的不够床位,临时也在这里监测。

我继续坐弹力球。

中午1230左右,医生说,人工破下羊水吧。然后感觉一股水涌出,听她说:羊水还挺清。我问:羊水破了还能走动吗?她说可以。又问:羊水破了,超过一定的时间,胎儿容易有危险?医生说:今天之内一定要生出来。

继续坐弹力球,有时好像都要睡着了。偶尔抬头看看时钟,感觉指针走的很慢。

 

五、产房生产

下午4点多,我转入产房,三人产房。单人间已经没有了。这意味着爸爸陪产的可能性没有了。

一个年轻的小助产士,态度很温暖,鼓励我说,我妈生我也40岁了,放轻松,相信一定可以的。可惜她一会儿就要下班交接工作了。

胎心监测我的宫缩依然很弱,但是当我站立起来时,宫缩马上加强。所以助产士们让我在地下活动。扭动腰部,摇骨盆。坐弹力球。

频繁的疼痛让我的意志瓦解,不禁怀疑到底是否能否顺产。让他们去问医生,像我这种情况,顺产的概率究竟多大,如果实在没希望,就干脆早点剖腹产算了。

下午5点多老专家出现了,宫口检查开了2指。她说:一直让你剖腹产,你自己坚持要顺产。现在继续观察2个小时,看下情况吧。

我怀着打掉牙齿肚里咽的心情,继续坚持。

熬到晚上7点半左右,检查宫口,居然开了5-6指。小助产士们纷纷过来,亲自体验开5-6指的手感(难道鼎鼎大名的省妇幼,值夜班的都是实习生?)。

后面的疼痛是持续强烈的。大概助产士们认为我的宫口开的慢,也不频繁检查。床旁边是一个窗台,窗台上堆放着准备给新生儿穿的棉衣。我支撑不住时,就趴在窗台上。窗台上放着爸爸送来的晚餐,有一碗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忍不住喊叫起来。拉扯自己的头发,还咬自己的胳膊。工作人员说,能否不喊叫?我干脆回答:控制不住!

期间上了2次厕所。

我要求拿一个像待产室里那样的,固定弹力球的支架,以便我的双手可以扶着,她们却说怕受伤。羊水把铺在弹力球上的垫子津湿了,这时待产包里的垫子用完了,让家属买垫子送进来。这时给爸爸打电话,他居然不在产房门口!后来得知,他回家拿电脑,顺便把姥姥接来,正在回来的路上。我在电话里也在喊叫。虽然单程车程只有20分钟左右,但是关键时刻,擅离产房门口,这表现必须记录在册。

助产士想了个办法,让我抱着弹力球,趴在床上。一上床,发现我不由自主用力,赶紧检查下宫口,已经全开了!

这时大约晚上9点半。

得知宫口全开,我的心情放松了。躺在产床上,按照此前培训的方法用力。

宫缩强烈袭来,这时只要配合用力,就能马上如释重负。

一次一次用力,助产士说,看到头发了。

 

这是最大的一间产房,共有3张产床,其中一张床位空闲。有3-4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监测胎心,上传工作资料。另一位产妇靠近门口,她比我更早进入这间产房,打了无痛,表现镇定悠闲,戴着耳机听音乐,慢慢摇着骨盆,给孩子打电话的声音也是温柔无比。起初我很羡慕,问医生:我能不能也打无痛?医生回答:疤痕子宫,不能打催产,如果打了无痛,宫缩更慢,产程就更长了。

打无痛的妈妈宫口开的很慢,看到我一番折腾宫口已开,她也开始喊叫起来。开始要求剖腹产,要求丈夫进来陪同,我给工作人员说,可以让他丈夫进来陪同,我不介意。工作人员恪守纪律,不为所动。

 

这时产房推进一张产床,一位头胎顺产二胎5斤多的女‘宝宝,很快出生了。大家忙活着接生,处理伤口。

 

再轮到给我接生我时,宫缩有点无力了。助产士对接生医生说:刚才宫缩还很强的。

这时助产士发现羊水里面有混浊物,必须加快娩出胎儿。

拉扯乳头,刺激宫缩。

侧切,很快宝宝出来了。告知,男孩,听到他的哭声。

这一刻,无比轻松,自感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

 

此时时间是晚上1050,宝宝在旁边清洗,测身高体重(51CM,3.62KG),穿衣服。我继续躺在产床上,缝合侧切伤口。

 

看过很多妈妈的体会是,缝合的痛,比生产的痛更强烈。而我不同。

医生一边缝合伤口,一边说,你其实是很能忍耐疼痛的。

可能我此前的大喊大叫,让她认为我忍痛能力较低?这样看来,我生产时的疼痛,可能指数比较高。毕竟40岁高龄,第一次开宫口,疤痕子宫,这些因素导致宫缩无力,产程较长是客观的。

 

一边缝合伤口,一边和旁边的宝宝说话,医生阻止我,让我少说话,以免对身体不利。

 

宝宝随后推到新生儿科护理,我则推到另一个房间观察。期间护士喂我喝粥,导尿。

 

六、产后住院

920日凌晨一点多,我推离产区,路遇那位接生的男医生,对他说声“谢谢”。姥姥和爸爸帮工作人员把我移到房间床上时,我发现尾骨痛感明显,无法用力。

当夜姥姥留院陪同,让爸爸回家休息。

白天住院一天,用烤灯烤伤口,乳房按摩,穴位贴。吃了点药片,几乎没有输液。

 

921日上午,办理出院。合计产后住院仅仅一天半。

 

“顺顺”这个名字的由来,一部分是为了纪念这次的剖后顺经历,一部分是祝福宝宝一生平安健康顺利。

 

亲身经历过剖腹产和顺产两种生产方式,我感觉此生,作为一位母亲的角色,圆满了。

能够实现剖后顺,客观上是大环境下倡导顺产的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作用,主观上我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生产方式带给孩子。

 

灿灿,十年前,妈妈选择剖腹产生下你,是我认为彼时当下最好的选择;

顺顺,十年后,妈妈选择剖后顺生下你,也是我认为此时当下最好的选择。

愿你们长大成人,也有勇气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并有毅力去实现它。

祝福你们,我的孩子们,妈妈爱你们!


我的剖腹产经历的相关文章:

 1、我的剖腹产经历实录(术前篇)

 2、我的剖腹产经历实录(术中篇)  

 2、我的剖腹产经历实录(术后篇)  

 3、剖腹产经验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