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失两依依

(2012-02-23 02:48:08)
标签:

杂谈

 

最近读了两首词,以及一个大师对这两首词的解析,仔细研读之下,很有补益,或可与人分享。

青玉案源于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这也就为这首词定下了情感的基调:感念伤怀。

在词人中写的最好的两首《青玉案》要数辛弃疾和贺铸写的。

辛稼轩的《青玉案》恭录于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贺方回的也恭录于此: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先说辛词,词的前半阙也还罢了,平铺直叙描写上元夜华灯初上,烟花齐放的景象,词中只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有婉约词遣词造句的秀丽之风,用东风夜放的想象来吹开花灯无数,更兼吹落了漫天燃放的烟花,似流星一般陨落,用“东风”二字才把那些上元久已有之的花灯、烟花、宝马、雕车赋予生命一般的活力。

然而即使如此,这半阙依然不是很有彩。但这里却在最后面的一句“一夜鱼龙舞”埋下伏笔:鱼龙舞了一夜,他怎么知道的?显然他也看了一夜,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吸引力,让词人一夜不舍呢?

下半阙回答了这个问题。

下半阙起手两句都是写女子的,“娥儿”“雪柳”“黄金缕”几样都是那时女子用来装饰头部饰物,此处则极言上元夜女子装束之盛,从侧面描写女子之美,下面笑语一句,则极言女子仪态之美,然而大家不要误会,以为词人是在渔猎美色,他之所以关注这些女性,是因为他就是要找一位女性:“众里寻他千百度”,可是眼前虽然美色如云,却怎么也不是他的那个她,一夜奔走寻觅无果,就在他快要放弃,准备回头的时侯,于是奇迹发生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刻,我想只要是爱过别人的人大约都会想到那是一种何等悲喜交集的心情,如果展开想象,或许二人久久注视着对方,不着一语,却用眼光里的柔情说了无数话。因为这不仅仅是词人在找她,更可能是两个人在相互找对方,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如果只有一个人找,一个人等,很容易就会找到对方,可是如果两个人互相找就很容易错过对方,大家还记得有部影片叫《向左走,向右走》两个男女主人公多少次相互寻找却屡屡错过的场景吧。

但毕竟结局是美好的,终于找到他(她)了,那么此前的一切奔走煎熬似乎都有了回报,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看贺词,词人年老归隐苏州,在苏州盘门南十余里处筑企鸿居,该地名就叫横塘,企鸿居――企翩若惊鸿的心仪女子之居,曹植《洛神赋》里有写女子“翩若惊鸿”句,莫非这个名字就暗含了本词的结局?企,心欲而实不能得也。

看第一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一句,着实有婉约词人的一贯风格:用词考究而处处是典,“凌波”一句和后面的“芳尘去”也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子建此一句道尽摇曳多姿的女子风流体态,此处也说明了词人只是远观而生爱慕之情,因为词人只重体态而不写面容,一方面是用了洛神的典,自然也就可以想象女子之美,二来则是词人或许确实未曾在近处一睹芳容。

美人如此动人自然词人也很难割舍目光,虽然美人不过门前路,但却阻不断词人倾慕的目光远送美人离去,美人远去,词人自然也很难平复那种依依不舍之心,于是就有了想象:这么美丽的人,她究竟是和谁共度青春年华的,“锦瑟华年谁与度”,这里面有艳羡也有酸楚和无奈,锦瑟华年一词出自李义山“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处化用这一句,更说明了心中没来由的想象美人与谁共处的烦恼,大家不觉得有一点醋味冒出来了吗?

会吃醋表示词人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凌波仙子”!

既然吃醋了,想必心里会有点着急吧?!于是自然就会想,能不能找到美人呢?于是想象展开了:美人是住在门掩重关的朱门大户的花园绣楼之中吧,那样的地方,大约只有春风才知道地方吧,像花一样绽放的年华,却只有春风能接近她,词人一句“只有春知处”甚至有点嫉妒春风的意思了。不知怎么读到这里就想起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初出场时的曲子《赏花时》中“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看来无论男女,相思起来都喜欢拿春风来说事。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能明了词人的思慕之情了,一般人也就自此作罢。但词人不,居然就这么怅然若失,遥望美人背影消失的方向直到天色已暮,“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惊鸿一瞥之下居然有如此魅力,引得词人遥望到傍晚,真是痴情人呀!如此肝肠寸断之时,也幸得上天垂怜赐我彩笔,写下这难表的断肠句,“彩笔新题断肠句”一句,周先生汝昌说词人有自傲文采的意思,意即词人自夸文采出众,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断肠句。这里要解释一下彩笔的典故:彩笔,有文采的笔,典出《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现,晚节才思微退,…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授之,而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就是成语“江郎才尽”,我窃以为不妥,在这样一种伤怀的情感中怎会突兀的出现一句自夸才高的得意夸耀之句呢?我倒是觉得在这种伤感的情绪下,产生感恩的心态更有可能,试想:词人因为能够准确生动写下自己内心的情感,而觉得应当感念上天赐予灵感和文采的恩惠,能够把不能得到美人垂青的失意断肠之心写就出来,我窃以为这才符合词人当时的心态。

下面三句,则用物化的方式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借用绵延不断的一川烟草、飘忽不定的满城风絮和以及丝丝缕缕如泣如诉无有尽期的梅雨来表达自己到底“闲情几许?”,如此描写,自然道尽相思之苦和不能得到之痛。

此一句“梅子黄时雨”,道尽江南无限断肠。黄庭坚曾手抄此词,叹道:“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贺铸也因此得到外号“贺梅子”,本是相思之作,却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由此可见真情总是人所共赏。

这两首词都极言思慕之苦,都在寻找爱人,不同就在于一个虽经磨难却最终得到而另一个则怅然若失无处追慕,用同一个词牌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经历,却又写的如此愁肠百结,花样叠出,在词里也不多见,所以特别推荐出来以供方家品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家凉州社火
后一篇:历史有空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