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厨之道而知妻之心

(2011-10-12 15:09:05)
标签:

宋体

成者王侯败者贼

相处之道

另一回事

豆腐乳

杂谈

分类: 放怀心情

最近不断尝试做菜,结果有不少人很惊讶,有夸赞,自然也有质疑。

最多的质疑来自朋友,总也怀疑我烧菜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哪个妹妹,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可不吗?不管谁做菜不就是最后有人吃吗?吃的尽兴处,人家连说几声好字,也算是从人家那里讨了好吧?

然而也不全是。如果吃干抹尽之后,抱着鼓鼓肚子说声好吃,似乎也不能道尽为厨之艺于万一,做饭是一回事,厨而为艺那又是另一回事。

我妈妈做了一辈子饭,然而论厨艺却在我父亲那里,父亲动手只在家里来客,或者心情好时,当然我这不是说妈妈的饭不好吃,而是在那味觉的精妙处却是父亲要高一筹。

一道菜端上来,大家看到的是色香味,先是色,只这色一道就可以看出人见识之长短,选什么盘子,用什么颜色搭配,都是相当考校眼光的;后是香,香一道不只是在调料的搭配,还在火候,上菜的时间;味自然不用再多说了。

这是普通人看见的,所谓好吃的菜的全部感想,即使美食家也不过如此而已。其实就是讲了个结果,讲了个成者王侯败者贼,然而我以为,品菜之道,不止于此。

一道菜,做的人做的时候要先选材,用这里的金针菇,那里的小白菜,此处的豆腐乳,那厢的豆瓣酱,怎么敛了火细细的煮,怎么烤了皮,慢慢刮净,如何又选了鱼,蒸了多少时候,又是怎样买了肉,细细的片,再就文武火慢慢的熬,还是用了刀,小心的改刀,这一切不如厨房的人是见不到的,不仔细做了菜的人也是体会不到的。

等到了菜做好上了桌,吃的人若是只一句好吃,无论如何也不足以为知音,有很多人觉得如果伴侣会做菜就以为自己不用再学,以为那样是浪费,或者偷巧,我以为不然,如果婚姻是讲相处之道的,那么就不应该是讲效率,不是说双方有一个会了,另一个就不必再会,因为很多事不经历是不能明白其中味道的,不明白其中味道又如何相知,哪来相守,若只是个好吃,何处不能有好吃的?何时又不能有好吃的?炊者用了心在里面,食者如何体会?如何体会出炊者不与人同的那份用心?

某虽不才,依然尝试为炊,知了炊之道,便明妻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鱼烧鱼!
后一篇:巧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