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容斋随笔》上面赫然写着64种恶口,于是哑然,单单只是把这64种话分辨出不同来,已经相当费劲,更何况若要身体力行,还要仔细辨别其中的含义,说不定等你辨别清楚了,你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所以讷于言的好。
“《大集经》载六十四种恶口之业,曰:粗语,软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轻语,破语,不了语,散语,低语,仰语,错语,恶语,畏语,吃语,诤语,谄语,诳语,恼语,怯语,邪语,罪语,哑语,入语,烧语,地语,狱语,虚语,慢语,不爱语,说罪咎语,失语,别离语,利害语,两舌语,无义语,无护语,喜语,狂语,杀语,害语,系语,闲语,缚语,打语,歌语,非法语,自赞叹语,说他过语,说三宝语。”
下面是一个网友(EyesOfBlind
(情歸齊魯@遁))的解释,红色的是我的理解,打勾表示同意,若有朋友有异议,欢迎指正。
粗语:粗恶语
√
软语:浊语
估计和亲密的说话类似。言辞含混的话,令人不能当下明了,不了则种业障
非时语:不合时宜的话√
妄语:乱说话√
漏语:说话不看该说不该说的。说话不一次说完,不能当下了之。
大语:大话√
高语:高声说话√
轻语:轻声说话
也是与佛家的色有关√
破语:说话不完整还是? 揭穿别人或者挑拨离间的话
不了语:说话不说完√
散语:说话意义不集中。√
低语:低声说话√
仰语:(这个不明。。仰头说话么)
仰头说话,意指轻慢
错语:错话√
畏语:害怕的话√
吃语:吃饭说话么。。。
说话不流利,不能使人顺利理解
诤语:劝谏别人的话(六十四恶口不是按儒的道德标准看善恶的) 苦口婆心的劝语,妨害了被劝人的彻悟之道。
谄语:谄谀√
诳语:骗人的话(出家人不打诳语)
√
恼语:气话√
怯语:胆怯的话√
邪语:引人入邪的话√
罪语:引人犯罪的话
或是罪者的话
判定别人有罪的话,即只断生死,不讲救赎。
哑语:说话声调不对?或是障碍语? 欲说不说,反增别人烦恼。
入语:引诱别人进入圈套的话,也就是套别人的话,陷人于不义之地,而自增业障。
烧语:声称要烧什么什么的话。意有咒人之嫌。
地语:跪拜低头时说话,有亵渎之嫌。
狱语:刑狱断讼时的话,同罪语含义
虚语:没有实际意义的话√
慢语:待人怠慢的话√
不爱语:也是气话了√
说罪咎语:说人罪过的话√
失语:说了不该说的话√
别离语:离别时动情的话√
利害语:说利害的话(一般是拿来劝人接受自己观点的?)
利害相依,不能一语断之,非深处其中之人,怎能断以利害,当以自解为善,否则种了许多恶因,哪里能善了。
两舌语:一语双关?或是对两种人(上级下级)说话不同。反复无常的话
无义语:
宣说无义事√
无护语:口无遮拦√
喜语:喜出望外时候说的话√
狂语:狂妄的话√
杀语:“我杀了你”之类?宣讲杀生之事的话。
害语:谮害别人的话 嫉妒的话
系语:许难了之诺的话,随意讲下,反引了对方生出无限希望,终不能了,结果给自己种了恶业。
闲语:说人闲话
闲聊的话,也指无助课业的有一搭没一搭的废话
缚语:束缚别人的话√不可去做这,不可去做那,约束别人的时候,因要监督他的执行,于是自己也被束缚了。
打语:厉声斥责别人的话
歌语:边歌边说话(动情语么。。)轻佻的意思
非法语:不讲佛法的话
责难佛法的话
自赞叹语:说自己多强大的话√
说他过语:说别人不对的话(让人想起卡内基)
√
说三宝语: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进入佛门应先皈依三宝。说三宝应该是表明此人并未真正皈依佛门吧。三宝只可存于心,不可宣于外的意思,即敬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