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结的铁轨五

(2010-03-10 09:19:20)
标签:

铁轨

票贩子

直达车

座席

软卧

北京

杂谈

年前要给猫订节后回北京的车票,按照她的要求电话订票,于是我开始了一场订票的探索之旅,可谓悬念丛生,疑窦重重。

我通盘计划一下第二天订票的方案:先去最近的代售窗口买票并了解一下票的情况,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直接去车站买票,同时了解一下票的出售情况,然后着手进行电话订票的事宜,这样的安排对于正常购票来说是个完善而有效率的计划,只要有票应该能够买到。

早上8点,我开始行动,第一站直奔代售点。

820   我到了代售点,询问票的情况,售票员告诉我直达车的票已经没有了,因为直达车是提前20天开始售票的,特快车的票还有软卧,但现在还不销售,因为今天是我乘车日期的前10天,这里的窗口只销售提前7天的票,而电话订票只有每天9点以后才能开始。我再三请求她卖给我一张卧铺票,她说:“我要是买给你,我就要下岗了!”,我只有作罢,看来只有前往火车站了,据我以前的经验,火车站的窗口是可以销售提前10天的票的。

840   我到了火车站,窗口人不多,我心里暗自庆幸,可是到窗口一问,答案竟然和代售窗口一样,我再三询问是不是在火车站众多的窗口中有专门销售提前10天的票,回答是否定的,提前十天的票只有电话订票一条路。

845   我来到售票厅外的电子告示牌前,上面显示乘车日期那天的硬座票有500多张,硬卧有140多张,软卧有50多张。我心里很是欣慰。

900   我开始拨打订票热线,出于对电话订票流程的陌生和自动系统的不信任,我选择了人工服务,但电话提示接线员全忙。接着我开始选择快速订票,电话直接提示我成功顶到一张硬座票,要我确认,可是我并不需要硬座票,在此次订票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提示可以选择其他座席,我以为是随机的,于是我有连续拨打了几次,每次都是一样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我曾经数次选择人工服务,但一次也没有成功,选择了一次普通订票,但提示我选择动车组座席,我不知道是自己按错键还是系统连错线,但这里到北京是没有动车组的,显然这不是我的选择,我再次拨打普通订票,在一系列选择之后,系统告诉我票已售完。

1030    我终于无奈的结束了我郁闷的电话订票之旅。

此次购票历时两个半小时,其中窗口买票的过程历时45分钟,其中还包括途中和排队的时间,途中打车花销10元。

电话订票历时90分钟,期间我几乎没有停顿的拨打订票电话,大致花费基本通话费15块钱左右。不知道有没有信息费,不管是10086114我都没有查到,如果有的话,那花销就不在小数,假如信息费按照1分钟1元钱计算,计费时间就算是60分钟,大家可以算算啊。

我后来托票贩子订票,这个人很守信用,每张票收取30元钱,表面上看似乎要比正常渠道代价高,但如果加上时间成本,还是找票贩子划算。

但到了可以窗口售票的时间,我咨询的结果是票已经买完了,票贩子也没有能够买到,我最终放弃了,而猫从另一条线也没有能够订到,最终是通过非常特殊的办法才在乘车前拿到票的。

春节购票的整个过程既是如此。我也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几个疑问:

疑问一:我在公示牌上看见的票数是不是足额的?如果不是足额的,那么在任何正常售票渠道都没有开始之前,票到哪里去了?

疑问二:为何在火车站的窗口不设能够买到提前十天的预售票的窗口?

疑问三:为何公示牌上显示有票,而电话订票却被告知没有票了?

疑问四:假如我电话订票没有成功只是我运气不好和不够熟练,这样最好,起码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但如果不是这样呢?这一过程如此的复杂和难以监控,如何体现其中的透明性?

如果一个东西是稀缺的,而获得的渠道如此单一又难以监控,通过如此慎密周到的正常购票过程依然一无所获,除了购票者自认运气不好之外,有关部门是不是还应该想到一点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结的铁轨四
后一篇:打结的铁轨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