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古树名木(二)
标签:
古树名木明信片邮资机宣传戳开州崖柏收藏杂谈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469)重庆的古树名木(二)
8月15日,重庆邮政借《古树名木》邮票发行,启用了重庆古树名木系列邮资机宣传戳,出了铜梁黄桷门邮资机宣传戳,还有一枚“开州崖柏”邮资机宣传戳。吴强先生在这枚邮戳启用当天,寄给我一枚明信片上,就打印了这枚邮资机宣传戳。不过看邮戳的图案,也只能是生长在崖边的一棵柏树。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山崖边的柏树与收藏界的“崖柏”不是一个概念。
回想起前些年在收藏界刮起了一阵收藏崖柏的流行风,吸引了很多人的趋之若鹜。于是乎,各种的崖柏制品充斥市场,更有心地不善良之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几年的光景,就将“崖柏”的口碑败光了,当年炙手可热的崖柏制品也成为了无人问津的“烂木头”。不能否认的是,崖柏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千年柏树在失去生命之后的另一种“重生”。
作为重庆古树名木中的璀璨瑰宝,开州崖柏生长在重庆大巴山脉的石灰岩峭壁间。这种树木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开州崖柏是一种穿越三亿年时光的古老孑遗物种,是植物学界研究裸子植物演化的活化石。从濒危绝境到种群复苏,从科学保护到市场规范,开州崖柏的生存轨迹与文化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命题,值得深入探究其树种本质、保护历程。开州崖柏隶属于柏科崖柏属,为我国特有常绿乔木,是世界上最珍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
其形态特征鲜明,鳞叶呈二型交叉对生,雌雄同株,雌球果具4—6对盾形交互对生的瓣状苞鳞—种鳞复合体,成熟时顶端仍保持闭合状态,这一特征成为区分它与侧柏等近缘物种的关键标识[,木材质地坚硬细密,富含油脂,散发独特芳香,显微镜下可见清晰的年轮纤维与密集油点,树龄较久的个体油点可达15—25层。崖柏属起源于中新世中期的东亚地区,其物种基因在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中高度富集,这使其具备了特殊的生态适应性与利用价值。
开州作为崖柏的核心原生地之一,其石灰岩山地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崖柏独特的形态特征,根系多扭曲扁缩,枝干因山风磨砺形成奇绝造型,油脂分泌更为旺盛,成为该物种最具代表性的种群分布区。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将崖柏宣布为野外灭绝(EW)物种,直至1999年在重庆雪宝山重新发现不足1万株野生种群,才打破这一结论。
针对崖柏野生种群数量少、结构不完整、天然更新不良的困境,我国采取了多层次的保护措施。2002年,重庆在崖柏发现地设立雪宝山市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通过划定核心保护区、建立管护站等方式实施就地保护。科研人员对胸径4厘米以上的7000余株野生崖柏进行逐株编号挂牌、GPS定位,建成国内首个区域性崖柏资源数据库,并运用GIS、无人机RTK等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对种群动态的精准管控
。
开州区在保护基础上探索的生态产品开发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发出崖柏精油、护发素、面膜等10余种生态产品,带动雪宝山周边5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0%以上。相关知识产权累计注册68项,衍生商品商标120余个,形成了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这种"保护促发展、发展反哺保护"的模式,为珍稀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玩市场长期存在的"崖柏"概念,与植物学意义上的开州崖柏存在本质区别。多数市场流通的"崖柏"实为侧柏、香柏等柏科植物的陈化根桩,而非国家一级保护的崖柏物种。二者最核心的鉴别要点在于球果特征:崖柏雌球果成熟后顶端闭合,而侧柏雌球果会完全张开;木质上,崖柏油脂更丰富、香气更浓郁,纹理细腻且多瘤疤,侧柏则木质较松、香气清淡。
市场乱象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与鉴定标准缺失。部分商家故意混淆概念,将生长在土坡的普通侧柏(俗称"土坡柏")冒充崖柏销售。土坡柏生长环境优越、生长迅速,木质粗糙、油脂匮乏,形态缺乏自然韵味,收藏价值远低于真正的文玩崖柏,但因成本低廉而充斥市场,导致消费者对崖柏价格形成误判。此外,我国目前缺乏柏科植物木材及根系的权威鉴定标准和专业机构,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鱼目混珠的状况
。
名贵的树木需要保护,收藏文玩市场也需要正本清源,这才是合理的共赢。很可惜崖柏的收藏市场很脆弱,经不住掠夺式的“收藏”,回归本源才是正道。其实任何一种收藏,都会经历这种轮回。再次感谢吴强先生寄给我的明信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