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建校105周年
标签:
燕京大学建校105周年邮资机宣传戳燕山脚下实寄封杂谈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459)燕山大学建校105周年
收到了尹晋先生寄给我的实寄封,从信封上的邮资机宣传戳上,知道了燕大建校已经150周年。多年之前,在同学的带领下,去过一趟燕京大学,那校园真大。从秦皇岛市区到南戴河有一条快速路就经过燕大校园,高架桥穿校而过,既能欣赏到沿海的风景,也能领略燕大校园的风采。邮戳上的主图就是燕大校园教学区的俯瞰图,这个角度只能从高空俯视才能看完整。巧合的是,邮资机宣传戳启用当天,正是2025年教师节。
当燕山脚下的秋风掠过燕鸣湖的波光,当秦皇岛的晨光照亮复建的东校门,燕山大学迎来了建校溯源105周年、独立办学65周年的辉煌时刻。从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的初心启航,到如今成为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这所与新中国工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高等学府,用一个多世纪的坚守与突破,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一曲工科报国的壮丽乐章。燕山大学的百年文脉,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1920年,学校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应运而生,在动荡岁月中播撒工业教育的火种。1938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1954年跻身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行列,成为京外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1958年为响应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哈工大重型机械及相关专业毅然迁往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开启了服务国家重型装备工业的壮阔征程。1960年学校独立办学并定名"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在特殊年代里为我国机械工业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标志着办学水平获得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
改革开放后,学校顺应时代潮流谋篇布局。1984年在秦皇岛筹建分校,形成南北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南北两校合并更名为燕山大学并整体南迁,在渤海之滨开启了发展新篇章。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2006年起先后实现与国防科工委、河北省、工信部、教育部的多方共建,2020年获河北省委省政府专项支持推进"双一流"建设,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智慧
。2025年复建的东重校门落成,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凝聚着代代燕大人的精神传承。
在了解这所高校的时候,还以为与老的“燕京大学”有关联,不过了解了学校的校史之后,这才知道这是一所全新的学校。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高等学府,燕山大学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引擎,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如今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法、教、文、理、管、艺、交叉学科等九大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60个本科专业中,18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认可
。
百年办学初心,在于立德树人。燕山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专职教师2200人,其中教授538人、博士生导师528人,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领衔,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模式上,学校践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平台,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如今拥有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已构建起完整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国家输送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其中不乏行业领军者、学术精英和治国栋梁
。
开放办学是燕山大学的鲜明特色。学校积极深化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先后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国机重装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临西、鹿泉等地建立产业创新研究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4年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航空航天领域成员高校,2025年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国际合作版图持续拓展。校庆作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载体,在105周年之际焕发出独特魅力。
9月6日至14日的校友返校周期间,学术论坛、行业校友会筹备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密集举行,全球法律行业校友会筹备会、车辆能源动力类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搭建起交流合作的桥梁。第五届校友足球赛、"105"校庆跑等体育赛事重拾青春记忆,复建东重校门揭幕、巨型蛋糕分享等仪式凝聚着校友深情,展现了"山海相约,百又五载"的深厚情怀。
站在10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燕山大学的百年征程,是一部与国家工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创新史,更是一部工科报国、育人为本的奉献史。从富拉尔基的创业艰辛到秦皇岛的蓬勃发展,从重型机械的专业深耕到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从国内重点高校到国际知名学府,燕大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展望未来,燕山大学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学校将继续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亚稳材料、智能装备、双碳技术等领域持续突破。IEEE学生分会的获批成立、托列多学院的共建探索,将为学校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生命健康与智能医学学院的成立,彰显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方向
。
百十又五载,弦歌不辍;新征程万里,壮志满怀。当历史的荣光与未来的期盼在燕山脚下交汇,这所承载着工业强国梦想的高等学府,必将以105周年校庆为新起点,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家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燕大力量!看着实寄封上的邮资机宣传戳,简然发现了多个“9”,邮资机的编号是“大宗9”,日期是“9月10日9时”,过戳的总序号是“No0000090”。信封的空白处还加盖了燕大西校邮局的邮戳,当然邮戳上也有一个“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