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广场的月季花

标签:
海军广场大连月季花城市生活音乐喷泉杂谈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368)海军广场的月季花
感谢张昊先生寄给我的明信片,让我知道了大连还有一个海军广场,这座城市不但有海军广场,还有一家海军广场邮局,有邮戳为证。去过大连的会发现大连的“广场”很多,并且大连的广场与其他城市的“广场”不一样。一般城市的“广场”多为商业区,而大连的广场就是广场,置身其中才知道个人的渺小,因为大连的广场真的很大。
大连这座以“广场之城”闻名的海滨都市,每一处广场都承载着独特的城市记忆。位于中山区的大连海军广场在大连市委前面,以其鲜明的主题性与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经典之作。建成于2000年,广场四周是音乐喷泉,南面是升旗台和海军发展历史浮雕,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象征海军的青铜雕塑“舵轮”和“铁锚”。并且广场的名字,也是世界仅有的三个海军广场之一。
海军广场坐落于大连市东南部核心区域,北倚庄严肃穆的大连市委办公大楼,南望碧波万顷的黄海海域,东邻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西接繁华的二七广场商业圈。这种空间布局巧妙地将政治中心、军事教育基地与城市生活圈串联,形成了“军政民”三位一体的空间叙事
。广场占地6.9万平方米,是继英国朴茨茅斯海军广场、美国圣迭戈海军广场之后,全球第三座以海军为主题的城市广场。其诞生正值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既呼应了大连作为北洋水师发源地的历史渊源,也彰显了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深厚情谊
。
广场东西两侧矗立着高达6米的青铜雕塑“银舵”与“金锚”,其造型源自人民海军驱逐舰的真实装备。舵轮表面镌刻着世界洋流图,象征海军驾驭海洋的智慧。锚链环环相扣,每一环都铸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军徽章,隐喻着人民海军从黄水、蓝水到深蓝的跨越
。70米长的浮雕墙是广场的文化灵魂。由142块青花岗岩拼接而成的浮雕群像,以“启航—亮剑—深蓝”为主线,生动再现了1949年渡江战役中海军前身部队的组建、1974年西沙海战的激烈战况、2012年辽宁舰入列等重大历史场景。环绕广场的音乐喷泉由7个独立水池组成,500米长的水系通过3000余个可编程喷头,可演绎“舰阵出航”“水下潜航”“空中编队”等6种主题水舞。2025年完成的智能化改造,新增了AR投影技术,当《中国海军进行曲》响起时,水柱会投射出航母战斗群的全息影像,在夜空中形成“海上阅兵”的震撼效果
。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城市,大连将双拥文化深度融入广场的日常运营。每年八一建军节,广场都会举办“军地共建林”植树活动,至今已种植雪松、龙柏等海防林树种3000余株。2025年春节期间,广场联合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举办“水兵春联展”,现役官兵与书法名家共同创作的1000幅春联全部赠送给社区居民
。广场不仅是静态的文化地标,更是动态的国防教育课堂。每周一清晨的升旗仪式,由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组成的国旗护卫队都会进行分列式表演,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驻足。广场西南角的“海军装备微展馆”,陈列着退役的舰载雷达、深水炸弹模型等实物,通过扫码即可收听装备研发背后的故事
。
这种军民融合的理念,更体现在广场的建设细节中。地砖铺设选用与海军舰艇甲板相同的防滑材料,照明系统采用舰艇舷窗造型的LED灯具,连公共座椅的扶手都设计成缆绳缠绕的样式。这些细节让市民在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真正实现了“广场即课堂”的设计初衷
。广场中央的世界地图铺装暗藏玄机:花岗岩表面经过特殊蚀刻处理,在雨后会显现出中国海军环球航行的航线图。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大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定位,更寓意着中国海军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的责任担当
。
夜幕降临时,广场的智能照明系统会将建筑轮廓勾勒成军舰剪影,与对岸星海湾的灯光秀遥相呼应。这种独特的城市夜景,既是对人民海军的致敬,也是大连向世界发出的开放宣言。正如广场入口处的铭文所述:“从这里启航的,不仅是战舰的汽笛,更是一座城市拥抱海洋的胸怀。”大连海军广场,这座海天之间的蓝色丰碑,用建筑语言诉说着人民海军的辉煌历史,用空间叙事传递着军民团结的时代强音。它不仅是大连的城市会客厅,更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生动注脚。当人们漫步其间,既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也能感受到未来的脉动——这或许就是公共空间最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