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六朝事莫愁一段香

标签:
莫愁湖莫愁轩风景日戳书房南京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270)烟水六朝事
莫愁一段香
上个月中,收到了帅虎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看着明信片上销邮资的“莫愁湖”风景日戳,总觉得很亲切,那是源自许多年之前听到的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莫愁啊莫愁》。也正是这首歌,知道了南京的莫愁湖。这泓湖水是江南烟水中的一滴清泪,始于六朝的湖泊,历经千年风雨,沉淀着太多的故事,见证着湖光山色的变迁,也守护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传说。风景日戳的主图上,就是莫愁湖的标志“莫愁女”。
莫愁湖原名石城湖,因南朝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而得名。传说中,洛阳少女莫愁远嫁江东,以善行赢得百姓爱戴,却因权贵迫害投湖自尽。这一故事虽经千年流转,却在莫愁湖的波光中愈发清晰。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这一记载为莫愁湖的传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莫愁湖赐给开国功臣徐达,并在湖畔建楼迎宾。胜棋楼的故事便源于这里。
相传朱元璋与徐达在此对弈,徐达以棋子摆出“万岁”二字,博得龙颜大悦,遂将此楼赐与徐达。清乾隆年间,江宁知府李尧栋主持重修莫愁湖,增建郁金堂、苏合厢等建筑,郑板桥曾赞其“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如今的莫愁湖,湖面碧波粼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华严庵、郁金堂、抱月楼等建筑掩映在绿树繁花中,构成了一幅江南园林的绝美画卷。每年四月,海棠精品园内近千株海棠竞相绽放,“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唐人郑谷的诗句在此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每每见到莫愁湖,总绕不开葛建亚会士的书房“莫愁轩”。虽然目前还没有去到先生的莫愁轩,但从很多朋友的口中,知道了这个莫愁轩书房的规模,那是非常人所比的。也曾在网上见过孔东明会士的书房,也许他们之间能有一比。现实中参观过郭润康先生的书房,那种温馨感觉如今再也享受不到了。还有林轩、王世龙、许锡良、岑忠健、许明川等先生们的书房,各具特色,足以令我羡慕,相比之下,我的只有书柜。在我的书柜中,放有一本《莫愁轩集邮词笺》
,收录了葛会士各时期诗词120首,这本书的名字就来自葛会士的书房名。
莫愁湖承载着南京的文化记忆。从六朝的金粉繁华到明清的文人雅聚,从太平天国的战火到新中国的重建,这里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而莫愁女的传说,更是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交织在一起,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符号。如今,莫愁湖已成为南京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清晨,老人们在湖畔打太极、舞剑;午后,年轻人在抱月楼的长廊下读书、写生;夜晚,华灯初上,湖面上的游船如繁星点点。而莫愁轩,则在这喧嚣中保持着一份宁静,等待着有心人来倾听它的故事。
站在莫愁轩前,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不禁想起李商隐的诗句:“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千年的时光流转,莫愁湖的愁绪早已化作湖光山色中的一抹诗意。而莫愁轩,这座湖山深处的文化符号,依然在讲述着属于南京的故事。从莫愁湖公园南门出来,沿着莫愁湖路向北步行10余分钟,途中经过“秦淮夜泊”景观带,能到达“汉中门”邮局,这座邮局与湖泊的距离,不过千米之遥,却串联起六朝烟水与现代邮政的时空脉络。当加盖着日戳的明信片穿越城市天际线,莫愁湖的涟漪便化作永恒的文字,在纸页间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