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桥西一草堂

(2025-02-28 09:02:19)
标签:

草堂寺

邮戳

风景日戳

杜甫草堂

成都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5226)万里桥西一草堂
岁次乙巳正月初十,也就是今年2月7日,本家老师游走成都,寄给我一枚纪念封,使用了芙蓉花改值普通邮资信封,用“成都草堂邮局”风景日戳销邮资,在信封空白处另加盖了“草堂寺”邮戳。邮资封的左下加印着“草堂邮局”的漫画,草堂邮局的店招,绿色信筒,还有一大堆熊猫。难怪啊,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大熊猫这个金字招牌。
成都除了有大熊猫,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宽窄巷子、武侯祠(昭烈庙),还有草堂。在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直有“锦官城”的美誉,这里既有宽窄巷子这样充满烟火气的传统街区,也有杜甫草堂这样承载着千年诗韵的文化圣地。而在这片文化沃土中,草堂寺与草堂邮局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与风景日戳、草堂寺邮戳相关的元素,更是串联起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
草堂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 。相传,西域玄奘取回佛经后,组织众人翻译,他们在艰苦的草房里工作,后人纪念佛教先辈,将此地命名为草堂寺,比杜甫草堂的历史更为悠久,成都的一些老年人至今仍不称这里为杜甫草堂。如今,草堂寺作为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南大门,融合了佛教文化与诗歌文化,成为了一处独特的文化地标。走进草堂寺,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寺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民族特色 ,琉璃瓦、彩绘壁画、雕刻佛像等精美的艺术品随处可见,让人不禁沉浸在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
今年1月18日,与杜甫草堂相邻的草堂邮局正式亮相,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邮政支局,更是一处充满“诗意范儿”的文化空间 。邮局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满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内部还设有邮票博物馆,珍藏着众多珍贵的邮票,其中不乏首轮生肖邮票1980年猴票这样的国宝级藏品。著名邮票设计师、国际雕刻大师、“金猴”之父姜伟杰亲临现场,讲述猴票背后的创作故事,现场展出的1000余种珍邮、珍钞,让收藏爱好者们大饱眼福,也让集邮这一古老的爱好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作为邮政文化的独特印记,风景日戳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邮政日戳,戳面刻有风景图案,不仅具备普通邮政日戳的功能,更通过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各地的风光特色,成为旅游纪念和专题集邮的珍贵素材 。对于成都来说,风景日戳是展示城市魅力的一扇窗口,将成都的著名景点、独特文化以一种小巧精致的方式呈现出来。草堂寺邮戳则是草堂寺邮局的独特印记 。它不仅记录了邮件的收发信息,更承载着草堂寺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枚加盖了草堂寺邮戳的邮件,都像是一封来自历史深处的信件,传递着成都的文化气息。
带有熊猫“草堂邮局”彩色邮资机宣传戳实寄封以及带有“成都草堂邮局”文化日戳的实寄封,都成为了集邮爱好者们竞相收藏的对象。这些邮戳与实寄封,将大熊猫这一成都乃至中国的标志性元素、草堂邮局以及草堂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了成都文化的独特载体。在集邮爱好者的眼中,风景日戳和草堂寺邮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它们不仅是邮政系统的一部分,更是艺术与文化的象征。每一枚邮戳都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通过收集和研究这些邮戳,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成都的风景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杜甫草堂,因诗圣杜甫在此居住而闻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杜甫当年的生活与创作,诗韵悠长;而草堂寺与草堂邮局,则为成都的文化版图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它们将佛教文化、诗歌文化与邮政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了成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 
风景日戳和草堂寺邮戳就像是连接这些文化元素的纽带 。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成都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串联起来,让人们在欣赏邮戳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宽窄巷子的古朴韵味,还是杜甫草堂的诗意氛围,亦或是草堂寺的庄严神圣,都通过这些小小的邮戳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草堂寺与草堂邮局,以及与之相关的风景日戳、草堂寺邮戳,共同构成了成都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它们是成都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使者。在这里,古老与现代相互碰撞,文化与艺术相互交融,为人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可以通过这些元素,深入了解成都的文化内涵,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而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这些邮戳和相关邮品更是珍贵的收藏,它们记录着成都的历史与文化,也承载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向往。万里桥西一草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