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长城长

标签: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邮戳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关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179)山海之间长城长
在中国的燕山山脉一线,随着起起伏伏的山势,有一堵伟大的墙,正是这堵墙,避免了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侵扰。也正是从公元前221年起,秦始皇把原属于六国的分段式城墙连接起来,第一次在北方疆域筑起一道屏障。千余年之后的大明朝,再一次担负起修建长城的责任,让今天的人们见到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横跨中国北方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省(市、自治区)的万里长城。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掀起了一个“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将毁坏严重的长城进行了修复。
沿着长城的脉络蜿蜒前行,那万里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横卧山川。它翻山越岭,跨壑穿林,砖石之间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与智慧。烽火台错落有致地矗立着,遥想当年,一旦边关有警,那滚滚浓烟便会迅速将消息传遍四方,成为捍卫山河的信号。长城,这道雄伟的防御工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是砖石的堆砌,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它以不屈的脊梁,划分了中原的繁华与塞外的苍茫,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墙,作为人类的伟大遗产,1961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在2024年,又迎来了一个属于长城的荣耀,这就是“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其实国家早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建设博物馆,并且在1991年落成开放。2003年重新布置展陈,2009年升级扩建完成。2021年新馆开始建设,2023年经国家批准,同意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定名,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长城文化主题博物馆。
为了配合博物馆的建设与宣传,2024年10月18日,秦皇岛邮政启用了一枚新邮的邮戳,姑且称为“文化日戳”吧,因为这枚邮戳上,有“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的字样。长城博物馆最新的定位就是“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展厅展陈分为长城起源与发展、长城军事与防御、长城营造与建筑、长城武备与戍守、长城贸易与文化、山海关长城、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个部分,全面讲述长城的故事。还要建设中国长城文化陈列展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展厅、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讲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沿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
收到了杨宇先生寄给我的实寄封,选用了“老龙头”邮资图普资封,还是80分面值的那种,加贴了40分邮票作补资,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邮戳销邮资,用南关邮局邮戳销邮票。长城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让人们详细了解万里长城的岁月沧桑与厚重的历史。山海关作为华北与东北天然的分界线,从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经有600余年,作为明长城起点的老龙头和天下第一关名闻中外,雄踞中国长三大关之首,将博物馆建在山海关,更彰显了此地的重要性。
长城博物馆是长城文化的汇聚之所。馆内珍藏的文物、详实的史料以及生动的展示,将长城的前世今生一一铺陈。从最初的修筑起因,到建造过程中的艰辛,再到其在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一一呈现眼前。在这里,长城不再仅仅是一道实体的建筑,它化作了一部生动鲜活的史书,让后人得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魅力根源,也让每一位来访者深刻领悟到长城所蕴含的守护、坚韧与团结的精神内核,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继续在岁月的征程中前行。
也曾数次在北京、秦皇岛、承德、张家口还有山西登上长城,那只是万里长城的一段,就是这样,足以感受到长城的巍峨与伟大。每每见到长城,总会想起教员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言,还有那首“长城长”的歌曲,想着有机会再去爬长城。

前一篇:江苏省邮展·扬州·随想
后一篇:歌声中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