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属恳亲大会

标签:
洛阳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邮资机宣传戳牡丹花城牡丹邮局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162)客属恳亲大会
“恳亲”这个词听着很别扭,总感觉是个外来语。不过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词还真的是一个华夏的专属词汇。恳亲一般是指一方向别人或者团体发起请求、求援或者寻求帮助时,使用谦虚、礼貌和真诚的口气呼唤、称呼,希望得到帮助的对象,传达出对方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渴望。这种称呼方式跨越了社会地位、文化和地域的界限,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敬亲”的礼仪习惯和人际交往方式。
恳亲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认同。恳亲的出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越来越缺乏凝聚力和亲和力。在这种背景下,恳亲作为一种传统的称呼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依靠,缓解了现代人的孤单和疏离感。就在10月24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牡丹花城的洛阳举办,洛阳邮政专门为此次大会启用了一枚邮资机宣传戳,就在牡丹邮局使用。洛阳刘老师寄给我两枚明信片,其中一枚明信片上,就打印了这枚邮资机宣传戳。
洛阳这座承载着华夏数千年文明底蕴的城市,素有“牡丹花城”之美誉,又因曾为十三朝古都,先后以“东都”“中州”之名闪耀于历史长河。在这钟灵毓秀之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将全球客属乡亲的目光聚焦于此。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而“牡丹花城”这一美名,更是为洛阳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每年四月,牡丹盛开,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红若蒸霞,白似瑞雪,粉如桃腮,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千古佳句,也吸引着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共赏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世美景。
当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洛阳相遇,恰似久别重逢的故人,有着说不尽的渊源与情谊。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脉亦深植于中原大地。洛阳作为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的出发地之一,在客家文化的孕育和发展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次恳亲大会于洛阳召开,无疑为全球客属乡亲寻根溯源、敦亲睦族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更为洛阳与世界客家地区在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牡丹邮局这一特色文化场所,更是成为大会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不仅发行了一系列独具洛阳特色与客家文化元素相结合的纪念邮票、明信片,还精心打造了以牡丹文化和客家风情为主题的特色邮品展览,吸引着众多参会嘉宾和市民驻足欣赏、选购留念。这些邮品宛如一张张精美的文化名片,承载着洛阳的城市魅力与客家文化的深厚内涵,随着信件与包裹飞向世界各地,将大会的盛景与洛阳的热情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族群,自古以来就形成一种敦亲睦族、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由于历史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让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全球客属乡亲的一次心灵归乡之旅,更是洛阳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洛阳的重要契机。在这难忘的相聚时刻,洛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热情好客的城市品格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场文化与情感交织、历史与现代共融的盛会,在洛阳与全球客家地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篇章。相信此次盛会的圆满成功,必将为洛阳和全球客家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两地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前一篇:大师对话之鲁迅与泰戈尔
后一篇:雪域高原的天上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