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南京的记忆

标签:
南京雨花台国家公祭日纪念馆邮戳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151)留下南京的记忆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尤其是翻看着南京帅虎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情感。虽然我不是南京人,这个城市也就去过有数的几次,但面对这六朝古都的辉煌,总会充满着敬意。尽管只去过几次,但有两个地方,却是未曾去过,一个是雨花台,另一个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是不想去,也不是不敢去,只是不敢面对那些惨死在日寇枪炮下的亡魂。从1931年到1945年,日寇在中国的大地上制造了一连串的人祸,现在又要国人放下曾经,这谈何容易。而雨花台也长眠着很多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先驱者,在这个庄严地地方,总会让人思念。
这枚明信片是9月30日从雨花台邮局寄出的,明信片上加盖了雨花台邮局的邮戳,还使用了“雨花台”风景日戳销邮资。都知道9月30日是个庄严的日子,那是国家专门制定的烈士纪念日,就是为了缅怀那些为了共和国的建立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们。2014年,国家又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办隆重的公祭仪式,以国家的名义降半旗,以告慰30多万遇难同胞,激励后人勿忘国耻。捐赠侵华日军相册,获赠国礼瓷的美国小伙埃文·凯尔,专程赴南京参加今天的公祭活动。这是一位外国人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六朝古都,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荣耀。从三国东吴的肇始,经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南京见证了华夏文明在江南大地的传承与繁衍,彼时的建康城,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文人才子汇聚,诗词歌赋传颂,坊市繁华,宫阙巍峨,其风流雅韵成为后世追慕的华章,奠定了南京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那是南京历史开篇的辉煌序章,文化的火种于此熊熊燃烧,照亮了中古时代的华夏东南一隅。
雨花台,这片浸染着革命英烈热血的土地,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竖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此,他们怀揣着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炽热信念,无惧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以坚定的步伐和无畏的勇气,在这片土地上奔走呼号、奋起抗争。雨花台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聆听过进步青年们激昂的呐喊,都曾目睹过革命先烈们坚毅的面容,他们为了理想与正义,舍生取义,用鲜血浇灌了自由之花,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其英勇壮烈的事迹成为南京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闪耀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现代,南京又肩负起另一种沉重而庄严的使命——铭记国家公祭日。那一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是全人类的伤痛记忆,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暴行。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南京城生灵涂炭,无辜百姓惨遭屠戮,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畔,哀号声响石头城垣。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历史真相的庄重还原,是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和平的矢志坚守与捍卫。每至公祭之日,南京城警钟长鸣,汽笛哀嘶,山河同悲,举国默哀,这声声长鸣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在警醒世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再度重演;珍视和平,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秉持的信念与担当。
南京,以其包容而坚韧的胸怀,将历史的苦难化作前行的力量,在守护历史记忆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向世界传递着和平的祈愿与呼唤,让和平之光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熠熠生辉,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之路。南京能跻身中国古都的城市圈,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实力。放眼国内的685个城市中,只有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个城市被称作古都,这就是古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