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作品再入方寸

标签:
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资明信片荷花图首日实寄片人民艺术家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125)齐白石作品再入方寸
为纪念著名书画大师、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中国邮政9月27日用一套特种邮资明信片,在纪念这位艺术大师。有幸收到了一枚寄自衡水的首日实寄片,使用了衡水湖风景日戳销邮资,从衡水市中华大街邮局寄出。我收到的这枚明信片的主题是《荷花图》。这幅作品是白石先生八十八岁时所作,有落款为证。
算来这已经是齐老的作品第二次入方寸了,前一次是1980年,一套16枚邮票加一枚小型张,规格很高啊。其中小型张还作为“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佳邮评选”的奖品,当然这枚小型张是一枚加字小型张。这一次是以邮资明信片的形式,再入方寸,选取了《荷花图》《牡丹花瓶图》《福禄鸳鸯》《虾》四幅齐老的作品。比起邮票,明信片上的作品选规格更大了一些。
齐白石笔下的荷花图,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雅。荷叶以浓墨重笔挥洒而成,那酣畅淋漓的笔触仿佛带着夏日荷塘的湿润气息。荷叶的形态各异,有的舒张如盖,有的卷曲似波,墨色的浓淡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宛如真实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荷花则是用简洁而灵动的线条勾勒,或盛开娇艳,或含苞待放,那洁白的花瓣在墨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圣洁,宛如仙子凌波,彰显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每一片花瓣、每一根花蕊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让观者仿佛能嗅到那淡雅的荷香,感受到那份宁静致远的意境。
因为我只见到了《荷花图》,
另外的《牡丹花瓶图》《福禄鸳鸯》《虾》的图案还不曾见到,好在从网上可以查到。牡丹花瓶图是对中国传统富贵文化的生动诠释。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在画面中尽显雍容华贵。齐白石用绚烂多彩的颜料描绘牡丹,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宛如天边的彩霞,色彩浓郁而热烈,每一朵牡丹都像是在争奇斗艳,展示着自己的娇艳之美。而花瓶则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古朴典雅,为盛开的牡丹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庄重的承载。牡丹与花瓶的组合,寓意着“富贵平安”,这种美好的祝愿通过艺术的形式在邮资明信片上得以展现,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福禄鸳鸯图在邮资明信片上熠熠生辉,传达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画面中鸳鸯色彩斑斓,红喙白羽,色彩的搭配鲜艳而和谐。它们相依相偎,眼神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不渝。周围的荷花、荷叶等元素点缀其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更有着“和和美美”的寓意。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福禄鸳鸯所代表的吉祥如意、美满幸福的含义通过齐白石细腻的笔触和精巧的构图完美地呈现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憧憬和祝福。
虾作为齐白石的代表性题材,在邮资明信片上更是栩栩如生。大师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将虾的形态、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淡墨绘成虾体,晶莹剔透,质感十足,那一笔一笔勾勒出的虾身,犹如在水中游动时的轻盈姿态。虾的触须细长而柔韧,仿佛在水中自由地摆动、探索,每一根触须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虾的钳子则刚劲有力,浓墨重彩的描绘凸显出其力量感,与灵动的虾身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虾或群聚嬉戏,或独自游弋,在方寸之间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水底世界,让人们看到了齐白石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热爱。
齐白石作品选邮资明信片,无论是荷花图的高洁、虾的灵动、福禄鸳鸯的吉祥还是牡丹花瓶图的富贵,都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艺术长廊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厚重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珍藏。白石先生的绘画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形式的同事有锐意创新,锤炼笔墨,大胆设色,将民间常见的大红大绿的用色习惯融入水墨,探索出新的色墨语言,拓展了文人画的题材范围,讲工细的刻画与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相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这套明信片发行的时候,很多相关地都举办了首发活动。虽然我收到的明信片寄自衡水,看似与白石先生无关联,但衡水也是艺术之乡,这里的制笔业很发达,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内画之乡。白石先生作为中国艺术成就很高的书画大师,一生创作绘画四万余幅,治印三千余方,为后世留下很多的艺术珍品。


前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设施
后一篇:明信片上的芳提纳克古堡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