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考察之南极泰山站

标签: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邮资机宣传戳泰山站雪龙号上海邮政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123)中国极地考察之南极泰山站
不知不觉,从中国第一次介入极地考察,至今已经整整40年。作为极地考察主要的用船,雪龙号已经于11月1日启程,向着南极开拔,这也是中国的第41次极地考察活动。也就是在9月17日,上海邮政推出了“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系列的邮资机宣传戳,这次是中国南极考察站泰山站。本家老师在邮资机戳启用的当天寄给我一枚明信片,使用了邮资机宣传戳做补资,同时使用了上海雪龙号1号邮戳销明信片邮资。
自1984年至今四十年来,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如同一颗璀璨之星,在地球的南北两极闪耀着坚韧与智慧的光芒。这是一部充满挑战、突破和伟大成就的壮丽史诗,而中国在南极建设的考察站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再到泰山站,一步一个脚印,奠定了中国两极考察坚实的脚步。10年前的2014年,中国邮政为中国极地考察发行了两枚纪念邮票。中国邮政也在雪龙号上设置了邮局,雪龙号以及与之相关的邮戳、邮资机宣传戳等,都成为了这段辉煌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其实从中国极地考察工作之始,中国邮政就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并用邮政的方式,为极地考察留下直接的见证。中国南极考察站,宛如镶嵌在南极大陆上的科学明珠,它们是中国科研人员在这片极寒之地上的坚实据点。每一座考察站都是知识的宝库,见证了无数次的科学探索与发现。这些考察站的建立,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持续进步的有力证明。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完备设施,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极地科考人员的梦想与努力,为全球气候研究、地质勘探、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众多领域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和研究基础。
泰山站,作为南极考察站中的重要一员,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更体现了我国对南极地区科学研究的深度参与。泰山站的建设凝聚了无数工程师、科学家和后勤保障人员的心血,其独特的设计适应了南极恶劣的环境条件,为科考人员提供了相对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站内先进的科研设备使得各种科学实验得以顺利开展,从对南极大气环境的监测到对冰川运动的研究,泰山站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考察站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并开站,也是中国设在南极的第四座考察站。
雪龙号是航行在极地冰海之上的“钢铁巨龙”,是中国极地考察的标志性符号。它犹如一座浮动的科学城,带着中国科考队穿越波涛汹涌的海洋,驶向那片神秘的极地世界。雪龙号的每次出征都充满艰辛,它要面对狂风巨浪、冰山暗礁等重重险阻,但它从未退缩。它的强大性能和先进装备,为极地科考提供了有力的运输和支持保障。无论是运送物资、人员,还是作为科学考察的移动平台,雪龙号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它的航迹不仅印刻在南极的海域,更是铭刻在我国极地考察的光辉史册上。
邮戳和邮资机宣传戳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将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进一步延伸。这些小小的印记,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它们记录了每一次重大的科考行动、每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它们像是历史的使者,将中国极地考察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成就。邮戳上的图案和文字,无论是雪龙号的雄姿还是南极考察站的风貌,都成为了人们收藏和研究的珍贵资料,它们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脉络,为这一伟大事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前一篇:茶与旅游组成的节日
后一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