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北极中冰站

(2024-11-13 23:17:45)
标签:

雪龙号

中国北极考察站

中冰站

邮资机宣传戳

雪龙号邮戳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5121)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北极中冰站
就是在昨天天,中国第15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如期开幕,虽然无缘前往,但通过网络还是过足了眼瘾。短短两天的时间,忽然发现今年的航展彻底颠覆了我对航展的认知,尤其是看到了16吨级的无人机,那可真是大飞机套小飞机,想想都来劲。还有一款“狼王”的机械“狼”,配合陆战,绝对是大杀器。而就在珠海航展开幕的前几天,鹰将爆料了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尽管只有2万吨,那竟然是一款无人航母。看到了这三款战场上的大杀器,像吾等普通百姓可以睡得更安稳,感谢祖国的呵护。
晚上整理邮件的时候,见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一枚明信片,是9月10日从上海寄出的,邮戳竟然是“雪龙号”1号邮戳。明信片上还有了一枚邮资机宣传戳做补资,主题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邮资机戳的主图是中国的北极考察站中冰站。中冰站也是中国的第二座北极考察站,第一座考察站是黄河站。回顾中国四十年来的极地考察,第一次见到了是在1984年的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的纪念封,不过我见到的时候已经是1986年了。
不知不觉在人类探索极地的伟大征程中,中国极地考察已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这是中国科研力量向地球两极不断延伸的40年,是中国智慧与勇气在冰天雪地中书写传奇的40年。在这一伟大历程中,中国北极考察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中冰站更是一座特殊的里程碑。这个位于北纬86度55分,西经178度53分,北冰洋一块相对固定的大面积海冰上,是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建立的“长期冰站”。
中冰站,作为中国北极考察的重要据点,宛如极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科研人员对北极环境、气候、生态等多方面研究的重任。从这里发出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如同北极光一般照亮了全球对北极认识的道路。它见证了无数科研人员在极寒条件下的坚守与付出,也见证了国际合作在极地研究领域的积极拓展。在这个特殊的站点,每一次科考行动都是对未知的挑战,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对人类知识宝库的珍贵贡献。 
雪龙号邮局的邮戳和邮资机宣传戳,则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记录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邮资机宣传戳作为一种特殊的邮政印记,在纪念中国极地考察 40 周年这一时刻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邮戳图案,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将极地考察的壮丽画面和重大意义凝固在这方寸之间。通过邮资机宣传戳,每一封信件、每一个包裹都成为了传播极地考察精神的使者,把中国极地考察的辉煌成就带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雪龙号,是中国极地科考的标志性船只,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移动堡垒。雪龙号邮局的设立,为科考队员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情感寄托和文化交流平台。在漫漫征途中,科考队员们可以通过雪龙号邮局与家人、朋友传递信息,而雪龙号邮戳则为这些信件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标识。每一个雪龙号邮戳都承载着雪龙号在极地航行的故事,是对科考队员们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生动记录。这些邮戳和邮局,在冰天雪地的极地和温暖的后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同时也为喜欢集邮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范围。
40 年来中国极地考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北极黄河考察站和中冰站是我们在北极地区的坚实脚印,而邮资机宣传戳、雪龙号邮局和雪龙号邮戳则是这段光辉历程的特殊见证者和文化传播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示着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在科学探索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它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继续前行,向着极地科学研究的更深层次迈进,为人类对地球两极的认识和保护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北极中冰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