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老街的集邮之旅

标签:
塞上老街大召风景日戳主题邮局集邮打卡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5036 )塞上老街的集邮之旅
收到了陈姐寄给我的明信片,是从呼和浩特寄来的,原来陈姐趁着三伏天到美丽的大草原避暑去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的南侧。对于没有去过内蒙古的我而言,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好在网络时代可以随时百度。真没想到这个被称作归绥、云中的城市竟然有那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设置云中郡,到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用蒙语解释就是“青色的城”。于是呼和浩特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着众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景点,而其中大召与塞上老街无疑是两颗最为耀眼的星辰。大召就是著名的大昭寺,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一直沿用至今。大召有著名的艺术三绝,即银佛、龙雕、壁画,都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其庄严宏伟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与装饰,无不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与大召寺相邻的塞上老街,则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古色古香的街道,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这条老街也是呼和浩特老城的四条老街之一,明清风格的建筑,成为这座城市的旧时缩影。明清风格的砖木小楼,以经营旅游纪念品、民族工艺品、民族用品、生活用品为主,成为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的集散地。
在这充满魅力的地方,主题邮局的设立为游客和集邮爱好者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那一枚枚精美的风景日戳,仿佛是时光的信使,将呼和浩特的美丽瞬间定格。集邮打卡,已成为众多游客在呼和浩特旅行的重要活动。当我们手持邮册,在主题邮局小心翼翼地盖上那具有独特意义的风景日戳,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对旅行的纪念,更是对这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珍藏。每一枚风景日戳都蕴含着呼和浩特的独特韵味,大召的庄严肃穆、塞上老街的热闹繁华,都在这小小的戳记中得以体现。它们是城市的名片,通过集邮的方式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向往这座美丽的城市。
集邮打卡,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呼和浩特的大召、塞上老街、主题邮局以及风景日戳,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索和珍藏。愿这片土地的美丽与魅力永远流传,让更多的人在集邮打卡的旅途中,领略到呼和浩特的独特风情和深厚底蕴。感谢陈姐寄给我的明信片,在明信片与邮戳中,领略草原青城的风采。


前一篇:赣州有风景
后一篇:唐山非遗瑰宝乐亭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