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闻锺集邮
闻锺集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83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沙古城印象

(2024-05-20 20:22:24)
标签:

川沙

浦东

小火车

邮资机宣传戳

文物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945)川沙古城印象
川沙在上海东郊,长江入海口南侧,枕黄浦,滨东海,与南汇、南市、黄浦、杨浦、为邻,隔江与宝山相望,由吴淞口呈弧形向东南蜿蜒展开,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兼海滨风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门户,也是上海东南的屏障。如果说川沙不太熟悉的话,那浦东呢?想必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了,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
川沙在唐代就有聚落,老护塘以西为早海滨平原,北宋时成陆,宋元时为华亭“下砂盐场”,明清时期长江主流改由南支入海,北端深弘逼岸,南部加速淤涨,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川沙属于平原水网,经·境内河流形成了塘东、塘西两个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的水系。由于靠近长江,形成镇子的历史也不过千年。就在川沙老城厢东部,形成了今天能见到的川沙古镇。
今年3月27日,上海邮政在新川邮局启用了一枚邮资机宣传戳,主题是“川沙印象——小火车”。收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禁不住对这个邮资机宣传戳产生了兴趣。首先是川沙这个地名,其次是“印象”一词,最感兴趣的还是“小火车”。川沙这个地名在千年之后已经变成了浦东,并且在邮票上至少出现过两次了,但浦东的风景,在上海题材的邮票上应是屡见不鲜。
至于“印象"一词,见到更多的当属“某某”印象的情景剧。当年在杭州,要不是那天只顾在西湖赏风景,错过了“印象西湖”的情景剧,深感遗憾。此外诸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印象·武隆”等,以真实的山水风景为布景,以歌舞展示人文风景,这个“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开创了世界实景演出的先河。如今在见到“川沙印象”的时候,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小火车最初的印象是在阿里山,那里的小火车很有名。再有对小火车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左右,那时候我家的宝贝还小,每逢周末,领着孩子逛公园成为一个必须,到了公园里,小火车是必坐的。不过这种所谓的小火车是一种电动的小火车,也只是逗孩子玩儿的一种玩具,只不过比印象中的玩具要大得多,古今邢台的人民公园已经搬迁了,远离市区,也远离了生活。如今这里成了历史文化公园,只留下后建的一段城墙。
川沙也有古城墙,不过也是依稀可见。据记载,川沙古镇历史上有2400米的护城河与城墙,现只保存了60多米。川沙的城墙是当年为了抵御倭寇入侵而修建,见证了川沙人民抗击倭寇的壮举,也成为川沙城抵御倭寇侵扰的物证。川沙的小火车可是货真价实的火车,当年为了改善川沙至上海的出行,先修了一条公路,只不过路基松散,对汽车轮胎的损耗太大,还费油,于是顾伯威提建议修建小火车,得到了交通公司的批准。
于是从民国十三年(1924年)4月开始铺设铁轨,次年10月建成了13.9公里的轻便铁路,当月8日通车运行,牵引机车为福特机车,黑油机车(柴油机车)和油电车(内燃机车)各两台,拖带客车行驶,只不过功率小,火车速度比较慢。正因为这条小铁路,使得浦东地区建起了第一座立交桥,。可惜2007年在维修这段铁路的工程时,被称作“飞鸿复道”的立交桥被拆除。2013年在复建川沙火车站的时候,站台下的建筑复原了“飞鸿复道”,可惜在真迹被拆除后建了一个。
运行了50余年的上川小火车,由于长期使用,缺少维护,影响了安全行驶,于是在1975年12月17日全线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川南公路(今川南奉公路)、川北公路(今华夏东路)、上川公路(今金桥路、新金桥路、上川路、川沙路)。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保护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再也不愿意见到把真的文物拆除后,再在原地或者他地建一个新世纪的建筑,这种情形在各地不时被上演,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痛的感觉。川沙古城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开满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