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次甲辰第一天

标签:
岁次甲辰生肖邮票干支纪年六丁六甲邮戳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885)岁次甲辰第一天
2月10日迎来了岁次甲辰的第一天,也就是老百姓讲的大年初一。大年初一年年有,但能遇到一个六甲是非常不容易。以前只是从一些神话小说中知道了“六丁六甲”,这是一个神仙群体,是道家的护法神将,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本来是掌管天干地支的神祇,到后来等同于六十太岁将军中的六甲太岁神和六乙太岁神,经常在禳灾中被召请,历行风雷,制伏鬼神。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六甲通常是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每十年就会遇到一甲,当六甲凑齐的时候就代表了年轮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
就在甲辰第一天到来的时候,很多集邮者在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也不忘走进邮局,用一枚2024年2月10日的邮戳,记录下岁次甲辰的到来,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也许当下的年轻人感觉不到什么,也许会认为这种传统的文化已经远离的当下的生活。不过当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对传统的东西有了新的认知,于是也就身体力行做起了传承的事情,并且会把这种传承当做一种使命。也许这就是文化延续的生生不息,也许这就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枚邮戳代表不了什么,只是邮局时间的一个记录。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呈堂证供,更多的代表了邮局寄递邮件在某一天的责任。这种用邮戳记录时间与生活的方式,受到了集邮者的喜欢。于是在许多特别的日子中,总会见到喜欢集邮的人在纪念封、明信片上,盖下邮戳,记录下特殊的一天。于是我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收到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寄给我的封封片片,无论是邮戳、邮资机宣传戳,还是纪念邮戳,记录下岁次甲辰的第一天。与我而言,见到的“甲辰”邮戳应该是上推120年的那个岁次甲辰,那一年是1904年,也是清光绪三十年。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大清邮政颁行了新制式的邮戳,这就是中国集邮界鼎鼎有名的“干支邮戳”。
说到了六甲,总绕不开神话小说中的神仙们。不过聪明的先贤们,却把甲乙丙丁与子丑寅卯两两相配起来,成为记录年份的单位,形成了在中国有着两千余年的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流行于新莽之后。虽然在甲骨文中就有“干支”的记录,那只是“计日”,汉武帝之前采用的是岁星纪年,而再往前的文献中,通常会用皇帝或者国君的年号来纪年。以前总认为与妇女怀孕有关。后来才知道,如今所说的“身怀六甲”只是女性在这六个甲日容易受孕而已。
六甲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1984年的农历岁次甲子,这一年我初中毕业之后,参加工作。就在这一年的年初,发行了中国生肖邮票的第4枚《甲子年》特种邮票,编号为T.90。到了10年之后的1994年,迎来了传统纪年的岁次甲戌,于是就见到了《甲戌年》特种邮票,这一年的邮票志号已经从1992年开始改为了编年志号,这一年也是年编邮票发行的第3年。又是一个十年之后的2004年,《甲申年》邮票如期而至,这已经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开始了。2014年发行了《甲午年》特种邮票,2024年也就是今年,《甲辰年》邮票发行,至此,六甲中已经有五甲登上了邮票。而在我个人的经历中,虽然经历了1974年的岁次甲寅,但那一年正是少不更事的年纪,国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代,自然邮票上是不会出现甲寅的任何痕迹的。不过再过10年的2034年,又将是一个岁次甲寅,那个时候,六甲将会在邮票上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