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中趣话之娘子关

标签:
娘子关平阳公主邮戳柴王爷《朱仙镇木板年画》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791)戳中趣话之娘子关
最近在“学习强国”APP的答题学习中,时不时会见到有关“娘子关”的选题,答案嘛自然是选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曾帅军镇守。恰逢前段时间收到了邯郸三友老师寄给我的邮资封,销邮资的就是娘子关邮戳。只可惜油墨稍微清淡了一些,不过依稀可辨识日期是11月4日,不过“娘子关”三字还是清楚的。
娘子关被誉为长城第九关,此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的长城关口,位于如今山西阳泉平定县,唐代在此设立承天军戍守处,高祖皇帝的女儿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在此驻扎,娘子关由此得名。而“娘子关”一名在书面上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一诗。明代这里边患频繁,嘉靖朝曾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一直保留至今。
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去世,她生前荣耀,身后亦是显荣,不但追封谥号,还以军礼下葬。使得平阳公主不仅是大唐第一位去世后赐谥号的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位享受军礼下葬的女子。说到了平阳公主,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读过《隋唐演义》小说的,应该知道贾柳楼四十六友中有位柴绍,这位柴大官人是个人物,被唐国公李渊相中,把三女儿嫁给了他。大唐建立之后,柴绍一跃晋升为驸马,并随着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平定四海,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国公的三女儿就是日后大唐的平阳公主,柴绍就是平阳公主的丈夫。小说归小说,柴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是事实,足见柴绍的功劳很大。
值得一提的,柴绍的八世孙叫柴荣,也就是唐代之后五代后周皇帝郭威的义子,继承了后周皇位,民间称作柴王爷。也就是民间传说中与张果老骑驴推车过赵州桥,在大石桥上留下一道车辙印的柴王爷。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歌词“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就是指这件事。2008年初发行的《朱仙镇木板年画》邮票上第三枚“满载而归”,那推车的就是柴王爷。不过邮票上的小推车经过了艺术加工,把独轮车改成了双轮车。
既然是长城上的关口,那近代史上的长城抗战也是绕不开的。中国军队在娘子关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抗击日军进攻的战役,娘子关战役也成为太原会战中一场重要的战斗。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0月中国军队在太原以北的忻口与日军会战,娘子关作为此次战役的副战场,中国军队与日寇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此次战役历时22天,虽经顽强战斗,投入约10万兵力,仍无法摆脱失利的局面,但也重创日寇。
娘子关位于河北、山西交界,是晋冀的咽喉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的娘子关是明代所建,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的砖券城门上,有“直隶娘子关”的匾额,上有平台城堡,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的作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始,青石筑砌,城门上有“宿将楼”巍然屹立,门楼上有“京畿藩屏”四字,显示了此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蜿蜒,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筑起了天然屏障。
前一篇:半马苏河之澳门路与潭子湾
后一篇:从《通信的故事》聊聊通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