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知道的世界明信片日

(2023-11-12 22:20:24)
标签:

世界明信片日

台北临时邮局

邮戳

明信片

李圭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759)第一次知道的世界明信片日
现在对别人说起明信片,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回忆起那张小小的,巴掌大的硬卡片?这个被称作明信片的东东,与邮票一样,都是一种舶来品,都是在100多年前,从外国传进国内来的。世界上第一张邮政明信片诞生于1869年10月1日的奥地利,比邮票晚出生了29年。这种小小的卡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信的认知。在明信片出现之前,所有需要邮寄的“信”都是要放入信封的。
说来明信片的出现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件,1865年10月的德国,一位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精美的作品,准备作为新婚礼物寄给朋友,只不过邮局没有大信封,邮局的职员建议不妨在作品的背面写上收件人的名址,贴上邮票寄出。没多久,画家的朋友就收到了这件没有信封的卡片,于是世界上悄然出现了第一枚自制的“明信片”,只不过那时候没有这个称谓。当年11月德意志邮政联合会的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议可以使用这种没有信封的“明信”,因为代表意见不统一,提议未被采纳,德国也就与世界第一枚明信片失之交臂。
又过了几年后的1869年,奥地利的一位博士发表文章,提议开发“明信”,并将其列入到了印刷品邮件中,以降低其资费。奥地利邮政采纳了这个建议,当年10月1日维也纳邮局正式发售了“明信”片,奥地利成为世界上最早发行明信片的国家。由于这种“明信”使用简便,邮资便宜,深受人们的喜欢,奥地利仅3个月就投寄了300多万张。德国邮政更是后悔不已,在1870年7月,正式发行了“明信”片,紧接着英、美、法、瑞士等国家也相继发行了这种硬卡片,英文称之为“POSTTCARD”,也就是“邮政卡”。
伴随着世界近代邮政的诞生与发展,中国在1878年由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邮票。1896年正式建立了国家邮政,1897年发行了大清邮政的第一版邮资明信片。中文的“明信片”这个词语,要感谢一个人,这就是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的李圭。他在大清海关任职,极力推动大清开办邮政,将英文的《香港邮政指南》译成汉语,撰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在“明信片”一节提到: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
伴随着大清明信片的发行,也成为中国邮政用品的起源,俗称“清一次片”,只是由于中国人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不愿意公开私人的通信内容,对明信片这种通信形式很不接受,所以大清邮政的明信片业务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在华的外国人。还有就是大清邮政的管理权由外国人把持,他们深知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所以明信片的设计、印制、发行都是由外国人一手经办。正是由于明信片的寄递形式的简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也渐渐接受了明信片的使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多的用在节日互寄中,这就是贺年明信片。
不知不觉,从1869年10月1日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明信片,到现在也用了多种形式的明信片,诸如纪念邮资明信片、普通邮资明信片、贺年邮资明信片,还有不带邮资的明信片。于是有心人将10月1日设立成了世界明信片日,也是为了纪念明信片发行150年。不过这个节日的设立至今也就3年的时间。2020年POSTCROSSING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明信片活动,此后每年举办,吸引了全球明信片爱好者的积极参与。2023年也不例外,就在今年的10月1日,朋友有从台北寄给我一枚明信片,看明信片正面,只有收件人的名址,左下角有一幅小图,是一只小兔子,因为今年是农历岁次癸卯,这只小兔子很应景。
明信片的背面是正面小图的放大图,在右上角加贴了中华邮政“癸卯”邮票,邮票图案采用了传统的剪纸手法,,使用了台北临时邮局纪念邮戳销邮资,这枚纪念邮戳就是专门配合2023年世界明信片日启用。邮票的偏左的空白处,加盖了落地邮戳。从两枚邮戳上就能得知,这枚明信片是10月1日从台北寄出,10月28日收到,历时28天。想来是按照香港、澳门邮件的处理形式对待的。感谢朋友的明信片,从这枚明信片上,知道了还有一个“世界明信片日”的纪念日。第一次知道的世界明信片日

第一次知道的世界明信片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