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故里《越邮》来

(2023-10-31 20:12:42)
标签:

越邮

明信片报

鲁迅故里

大师对话

裴多菲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747)鲁迅故里《越邮》来
中国人对于鲁迅这个名字,一定是耳熟能详的。因为“鲁迅”作为周树人先生的笔名,第一次就用在中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上,自此鲁迅就成为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当下很多人都是读着鲁迅的文章成长的。不过说实在的,小时候觉得先生的文章很高深难懂,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身边的很多事情都是先生文章中所记录的。虽然相隔了几十年,但生活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有一位人心的集邮者,近些年来用集邮的方式在纪念着鲁迅先生,宣传着鲁迅先生。他创办了《绍兴邮史》,用绍兴的邮戳、实寄封、明信片向外地的集邮者讲述绍兴的故事。还创办了两种明信片报,作为《绍兴邮史》地副刊,更急需专业化、细致化、全面化介绍鲁迅先生。其中有一种副刊,就是《越邮》明信片报。
不知不觉《越邮》明信片报已经出版了24期,明信片报虽小,却是期期精彩。本期的主打依然是“大师对话”,这一次的主角是鲁迅与裴多菲。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与裴多菲虽然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他们彼此却没有见过面,只因为裴多菲出生在1823年,鲁迅先生出生在1881年,只是裴多菲只在人间呆了26年。但这两位都是用自己作品,征服了读者。今年是裴多菲诞辰20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
裴多菲是匈牙利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说到了裴多菲,不能不提裴多菲的诗《自由与爱情》,这首诗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一直成为激励世界进步青年的动人诗句,这首诗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也是流传甚广。尽管裴多菲只有26岁,其一生写下了800余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并且有相当作品是在战火纷飞中完成的。这样的高产作家,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尽管裴多菲与鲁迅没有见过面,但不代表没有交集。裴多菲写下的《我的爱情并不是??》民歌体诗篇,被鲁迅先生引入《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的杂文中。1908年鲁迅先生在《河南》杂志写下了《摩罗诗力说》,是最早介绍裴多菲生平的文章,也是国内最早介绍裴多菲的文章。鲁迅先生还根据《匈牙利文学史》翻译发表了《裴彖飞诗论》一章,这是鲁迅先生赞赏裴多菲诗歌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如今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和上海鲁迅公园,分别伫立着裴多菲的塑像,时光的交错,让这两位世界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大文豪,以另外一种形式隔空对话,也是后人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感谢小谢先生寄给我明信片,从这枚不大的明信片报上,了解了鲁迅先生与裴多菲还有另外一层的缘分。不由得想起了当下,远在欧洲的匈牙利,但凡涉及到中国的议案,有利于中国的一定会倾全力支持,但凡不利于中国,总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否决。匈牙利还是欧洲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战略的国家。匈牙利还自称是中国的远房亲戚,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与匈牙利的友谊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鲁迅故里《越邮》来

鲁迅故里《越邮》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