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还想去的姑苏城

标签:
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苏州平江路邮资标签邮票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738)去了还想去的姑苏城
说到了园林,总会想起一些被称做园林城市的城市,但具体落实到“园林”上,那几个至今还保留下完整园林的城市就会跳进人们的脑海,北京、承德自不必说,因为那里有皇家园林,而说到了江南园林,不能不提姑苏城。因为这里保留下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退思园等名扬天下的江南私家园林,不但为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一份见证,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有幸到过苏州两次,第一次是跟团旅行,匆匆而来,忙忙而去。第二次应好朋友之约在苏州逗留两天,第一次走进了拙政园。
作为集邮者,其实已经无数次在邮票上畅游了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站在集邮者的立场上,更喜欢《留园》这套邮票,四枚邮票采取平视的角度,展现了留园亭台楼榭四季的风景,看着就那么舒心。只不过当我要购买这套邮票的时候,那个价位早已扶摇直上,只能咬着牙买了一套,方连也成为了奢望,就不要提版票了。前几天在头条“集邮小组”中看到有朋友展示了他珍藏的《留园》邮票八方连,看得直眼馋,如今也只有想想的念头了,毕竟是1980年发行的邮票,而这一年的所有邮票已经与“金猴”邮票一样成为高不可攀的经典邮票。
伴随着1984年《拙政园》邮票的发行,2002年《网师园》邮票的发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苏州园林有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登上了邮票,还有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园林还未列入到邮票中,只能慢慢期待。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遇到了一个机会,恰逢有《拙政园》版票,价格还在心理承受范围中,就咬着牙买了下来。虽然没有赶上《留园》,能赶上《拙政园》,也算是心有所属了。假如放在当下,也许会把这个钱投到更早一些大清、民国实寄封片上。因为经历了多年的邮海浮沉,更觉得“老”物件好。
前几天苏州本家老师在微信上留言,苏州邮政9月22日要启用一枚邮资机宣传戳,到时会寄给我一枚实寄封。前些时候手袋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除了打印了“平江路”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还加贴了一枚“园林之秀”邮资签条。作为近几年集邮人新宠的邮资标签,都是有中国邮政在统一运作发行,苏州邮政也搭上了顺风车,只要有合适的题材,不但申请使用邮资标签,还有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的配合,受到了集邮者的欢迎。不过这枚邮资签条是作为补资使用的,这是去年中国邮政启用的编号为“苏2022-23-(1-1)”的邮资签条,使用期限是2022年11月15日至2023年11月14日。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隐隐于市”,如果想体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到苏州的平江路,一定会找到答案。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文化街,紧靠平江河。与平江路垂直相通的有诸多的街巷,悬桥巷、狮林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丁香巷、大小新桥巷、卫道观巷、中张家巷、萧家巷、钮家巷……每一个巷名背后都会有一段长长的故事。还记得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吧,就是写的丁香巷。书痴黄丕烈的“士礼居”就在悬桥巷,清代状元洪钧的故居也在这里。名医钱伯煊、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的庭院、花园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小桥流水,古桥深巷,白墙黛瓦,市井生活,园林书香构成了一座古城的人间烟火。只不过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这里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地。也许雕窗花棂还透着旧日的繁华,吴侬软语中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记忆了。宋代苏州称平江,其名就是来源于平江路。拙政园就在平江路附近,要品尝苏州的美食,平江路不得不去。游走在平江路,时刻体会到苏州老城的味道,这也许是原汁原味的苏州味道吧。
前一篇: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后一篇:明信片上的大熊猫邮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