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收忙种为来年

标签:
芒种邮资机宣传戳阴阳历节气上海邮政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630)忙收忙种为来年
时光走进了6月,天气突然就热了起来,此时的节气正好进入到了夏季的第3个节气“芒种”。这个节气在农事活动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农书上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说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这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于是民谚中有“芒种不忙,再种无用”的说法。芒种节气就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忙种”。
6月6日迎来了岁次癸卯的芒种节气,上海邮政在虹口邮局启用了二十四节气“芒种”邮资机宣传戳,邮戳的主图是耕牛和成熟的麦子,感谢本家老师寄给我打印了这枚邮资机戳的明信片。这个节气气温明显升高,降水也开始充沛,空气湿度增大,此时不但是小麦成熟收获的时节,也是种秋的紧张时刻。熟悉农事的人都知道这个节气对于农业耕作的意义,这个节气之前种下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节气之后种下的只能听天由命望天收了。这才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芒种一词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的《周礼》中:“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元代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通纬·孝经援神契》中有“小满后十五日,斗指巳,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明代陈三谟的《岁序总考》中有“芒,曹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
二十四节气既是一个指导农事活动的术语,也是一个天文上的术语。这与中国传统的历法纪年、农业劳作有关。熟悉中国历法的都知道中国传统的历法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阳历。以前对这个“阴阳历”的概念不甚清晰,今年有机会与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先生一同出席活动,聆听了王先生的几场讲座,终于明白了阴阳历的含义。阳历是太阳历,一年365天或者是366天;阴历是月亮历,一年分12月,再加上闰月,与太阳历的回归年天数基本相同。聪明的中国人在阳历、阴历的基础上加入了二十四节气和“19年7闰”的算法,用以平衡回归年的天数。《淮南子·天文训》中,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顺序与今天见到的二十四节气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