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程的东北大学
标签:
东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邮戳邮票校徽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594)百年历程的东北大学
收到了陈雁大姐寄给我的实寄封和上海陈老师寄给我的明信片,知道了4月26日发行了一套《东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以前只知道东北大学在沈阳,邮票上的主图是东北大学南湖校区信息学院,背景是校徽、校训、百年校庆表示等元素,这套邮票还使用了胶雕套印的工艺,这在大学系列邮票中是不多见的。
但凡说到了大学,总会提到几个专用名词,就像在介绍东北大学的时候,会提到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等。于是在查阅东北大学的资料的时候,顺便也了解了一下这些大学的专用名词。双一流,简单地说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是依据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提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命名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目前有112所大学列入到了211工程中,并不再新增。2019年11月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已经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而东北大学就是一所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这所大学筹建于1922年,1923年4月19日当时的奉天省公署颁发了“东北大学之印”印绶,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建校之初得到了当时奉天省的大力支持,张少帅亲任东北大学的第三任校长,并捐出了其父留下的遗产180万银元,用于校园的扩建、聘用教授、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资送优秀学子出国深造。1928年力邀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到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先生为东北大学设计了校徽沿用至今,1992年的时候微调了一次,融进了老校长张学良手书的“东北大学”四字。
1931年之后,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与当时的时局一样,跌宕起伏、命运多舛,被迫流亡办学,先后在北平、开封、县、四川三台办学,这段历史也成为当时中国各个大学办学的一个缩影。1932年时任校长张学良出资8000银元,资助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赴洛杉矶参加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也成为奥运赛场上的第一位中国人。一二·九运动之后,国内的很多大学被迫开始了“流亡”办学之路。
1946年2月,解放区也成立东北大学,张学良校长的胞弟张学思担任校长,校址初设本溪,先后迁丹东、梅河口、吉林、佳木斯、长春。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国内很多知名院校的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筑系、市政类系(科)、外国语言系、金融系等并入了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入到了全国重点大学名录。1993年3月恢复了东北大学的校名。1987年在秦皇岛设立的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也同时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这次总算体会了一枚邮票一段故事,一套邮票一本书了。仅从《东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这一枚邮票上,就能了解到这所大学所经历的不平凡,如今的东北大学秉承着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献身、求实、团结、创新”的学风,让这所白山黑水间的学校无论何时何地,用自己所学,助力中国的富强。感谢陈大姐和陈先生分别从沈阳和上海寄给我的实寄封和明信片,算来上海的复旦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时候,也将本属于复旦大学的相关专业划归东北工学院。陈大姐寄给我的邮票首日实寄封不但有东北大学的邮票,还加盖了东北大学的邮戳,让这枚实寄封还成为了邮票原地首日实寄封,非常切题的自然实寄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