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碑林又有新邮戳

(2023-04-14 19:28:54)
标签:

西安碑林

风景日戳

碑帖

书法艺术

邮票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548)碑林又有新邮戳
但凡能称得上碑林的,都珍藏着旷古奇碑。尽管也有很多所谓的“碑林”,那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基本上都是仿制或者当代作品。说起国内碑林,就会想到孔府的碑林、岱庙的碑林,镇江焦山的碑林,还有西安碑林。而第一个想到的非西安碑林莫属,因为西安碑林中珍藏了很多书坛已知法帖的原碑。西安碑林更成为书者朝圣的必到之处,当代书家所见到了的古代法帖中,有很多都珍藏在这里,像著名的《石台孝经》《大秦景教碑》《曹全碑》《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多宝塔感应碑》《勤礼碑》《玄秘塔》《草书千字文》《大观圣作碑》等等,还有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怀素、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作品碑刻。
就在今年的3月,西安邮政启用了新的“碑林”风景日戳,收到了骆总25日从碑林邮局寄给我的明信片,4月7日又收到了本家老师寄给我“碑林邮驿主题邮局成立”纪念封。明信片和纪念封上都加盖了“碑林”风景日戳,还有“西安碑林收寄”邮政日戳,只是日期不同而已。其实这个碑林邮驿主题邮局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这枚纪念封也属于旧封新用。不过风景日戳是新启用的,邮戳的主图是碑林的标志建筑“碑亭”,碑亭中珍藏着著名的《石台孝经》,而碑亭上的“碑林”二字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手笔。
西安碑林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博物馆性质的场所,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历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护、增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时至今日,这里成为藏石最多,从汉代至今碑石、墓志4千余件;时代完整,时间跨度2千余年。这里堪称是艺术的宝库,不但是历代刻石的集中地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1961年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来这里的珍贵藏品中有多件与邮票邮缘,其中历代碑帖中的《曹全碑》《玄秘塔》《勤礼碑》分别登上了《中国古代书法——隶书》《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这里还珍藏了唐昭陵六骏刻石中的4块,也在2001年登上了《昭陵六骏》邮票。这里还珍藏了一口景云钟,每年除夕之夜央视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取自这口景云钟,2000年登上了《中国古钟》邮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书法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成立之后,在全国各地广设分校,我的老师李江先生就是邢台分校成立之后1982年的第一批学生,当年他们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懈追求,一行人书法朝圣的第一站就是西安碑林,为了筹集路费,他们在春节前夕走上街头,为邢台的人民群众书写春联,他们的行为也感动了当时邢台书界的前辈们,邢台分校的首任校长杨玉堂先生、以及在函大担任老师的马良辰等先生也加入到春联书写的队伍中,成就了邢台书界的一段佳话。李江先生一行人也靠着书写春联筹集的费用,迈出了了学书道路上出访交流的第一步。此后他们这批人成为邢台书坛的中坚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全国书法展览中入站,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
我也是在2000年第一次走进了西安碑林的大门,被这里珍藏的历代碑帖所吸引,徜徉在备课中,感受着文字之美,也就是从这里认识了《峄山碑(宋代摹刻)》《曹全碑》《圣教序》《多宝塔》……还购买了米芾的四条屏拓片。到了2003年春天,也走进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邢台分校的大门,正式开始学习书法,当时的校长是杨玉堂先生,常务副校长是李江先生。经过了2年的系统学习,加入了李江先生的书法工作室,专攻魏碑和章草。在此后的时间里,守着一方冷砚,三本法帖、四尺宣纸,历经十余寒暑,自己的作品也入展了国家级的书法展,终于在2018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实现了自己的书法梦。很庆幸这一路的艰辛中有很多的同道一起冲,屈指算来我这一届书法班中,有5人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邢台分校的一个奇迹,这5人中就有我。
但凡临习书法的人,至少应该去一次西安碑林,只有观摩过原碑,才能对已知的法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一点我是有深刻的体会,在对照字帖观看碑刻的时候,感觉字帖上的字与原碑上的自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笔划和字形上的区别。在临习法帖的时候,结合原碑会有新的认识。在观摩历代碑帖的同时,到碑林邮驿主题邮局坐一坐,写一枚明信片,盖一枚碑林的邮戳,留下一个到碑林一游的证据。碑林又有新邮戳

碑林又有新邮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