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猴屿

标签:
猴屿邮戳华侨之乡生肖地名实寄封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495)有故事的猴屿
去岁9月,本家老师去福建,寄给我几枚封片,其中有一枚实寄封上加盖的邮戳是“猴屿”。看邮戳的时候还在想,大千世界真的很奇妙,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地名。不过对于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像地名这件事,只能说是自己的孤陋寡闻。
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启地名的了,尤其是全国各地比较少见的地名,如果有邮戳的搭配,那更是一件快意的事情。想来这都是拜集邮所赐吧。伴随着生肖集邮的兴起,十二生肖无时无刻不被集邮人关注,当集邮者不再满足对邮票的收集、研究的时候,很多人将目光开始转向了邮戳,于是带有子丑寅卯、猴鸡狗猪字眼的地名就成为生肖集邮者竞相搜寻的对象了。
说到了“猴”的地名,印象中不是很多,只知道贵州有猴场,2009年还曾与我的老师去过那里,也曾参观了猴场会议旧址。还是在集邮协会工作的时候也曾抱着地图寻找本地带生肖的地名,只可惜本地除了“牛”多,别的地名还真的不常见,尤其是“猴”“鼠”“兔”“猪”真的是稀缺,至今并未找到。不过2017年之后调离了原工作岗位,也就不再关注这些了。
看着邮戳上“猴屿”,总想着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城镇?乡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猴屿是个乡,归长乐区管辖,猴屿乡管辖之下还有一个猴屿村。想必这个猴屿邮局应该在猴屿乡吧,因为猴屿乡人民政府就在猴屿村。猴屿地处闽江入海口南岸,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华侨之乡,这里有1万多人侨胞生活在海外,其中90%生活在美国。
说来这里的“移民史”久矣,1949年之前很多青壮年闯南洋,在香港、新加坡当海员,或者到印尼、缅甸、泰国打工,20世纪60年代东南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于是很多移民的目光转向了美国。在当地有一个说法,华侨在国外靠“三把刀”起家,菜刀,开中餐馆;剪刀,当裁缝;瓦刀,从事建筑业。这里生活的人们不再像过去了,很多的民居建筑、牌楼、祠堂都是华侨回乡捐建的。如今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出国的途径发生了改变,当代的年轻人更看重“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