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越邮》感受大师对话

标签:
《越邮》明信片报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社戏》发表100年安徒生鲁迅先生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465)观《越邮》感受大师对话
由谢冰冰先生编辑的《越邮》明信片报2022年12月17日上新了,不知不觉《越邮》明信片报作为《绍兴邮史》副刊,已经出版了20期。承蒙小谢厚爱,让我在千里之外也能欣赏到这款有意义的明信片报。本期的主打依然是“与大师对话”,本期介绍的是安徒生。鲁迅与安徒生都是作为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巨匠,以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世间百态,不同人生。
明信片的正面打印了一枚二维码邮资机宣传戳,主题是“鲁迅先生文章《社戏》发表100年”。不知不觉读距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间也过去40年了,那时候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深奥,现在看来,那只是自己没有经历过而已。其实鲁迅先生的小散文也是很可读的,诙谐的语言里隐含了对家乡的眷恋,对童年的回忆,对世俗的感想。我也是从《社戏》这篇文章中,知道了绍兴不止有乌篷船,还有白蓬船,这两种船是截然不同的。依稀还记得罗汉果、六一公公。至于先生在民国时期的两次看戏反倒是没有印象了。也许是年龄小的缘故吧,只关注那些自己关注的,还有就是相同年龄的少年之间的故事。
对于安徒生,中国的小读者最熟悉的,像《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作品,这些童话故事也影响了几代人。相比鲁迅先生的作品,安徒生的作品更倾向于小读者。尽管两人同处于19世纪,但终归没有交集,安徒生1875年去世,鲁迅1881年出生。但有一个共同的就是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都曾经出现在邮票上。虽然出现在中国邮票上的只是安徒生先生的作品,但他的形象也作为小本票的封面被中国的集邮者所认识。
前两天在抖音里无意中搜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朗诵版,于是在下班的路上听了一路。听着听着,想起了当年学习鲁迅文章的情景,那时候对鲁迅先生是非常敬重的。但发现他的文章很是难懂,也许是没有他那样经历吧。如今再看起他的文章,似乎是看懂他的文章了。以前对鲁迅先生的崇拜,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神一般的崇拜。直到看了《觉醒年代》之后,发现先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着辫子军的复辟,那位叫周豫才的教育部佥事直接扛了一块“不干了”的木牌,立在教育部门前,不畏惧路人的目光,那情形就像鲁迅诞辰一百周年邮票上手夹香烟目视前方的样子,原来先生的铮铮铁骨是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