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文化地标之商船会馆

标签:
上海航运文化地标商船会馆上海航海主题邮局二维码彩色邮资机戳邮戳 |
分类: 闻锺记邮 |
聞鍾記郵(4414)上海航运文化地标之商船会馆
11月8日上海航海主题邮局推出一款新的二维码彩色邮资机戳,这是上海航运文化地标系列中的“城市印痕”专题,此次的主题是商船会馆。邮资机戳的主图是采用商船会馆正门的卡通画形式,扫描邮戳上的二维码,不但能查阅这枚邮资机戳的背景介绍,还能了解这枚邮戳使用邮资机的相关信息。记得以前扫描邮戳上的二维码,看不到本人收到邮戳的编号,只能从信封或者明信片上打印的邮资机戳上得到,现在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
邮资机戳上的商船会馆在上海会馆街38号,这里也是上海最早的一座会馆,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15年),占地面积近20亩,商船会馆成立之后,见证了上海从偏居一隅的海港渔村,到华灯璀璨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变迁。会馆整体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建筑群以砖木结构为主,有主体大殿和戏台,还设有南北两厅、看楼、钟鼓楼等建筑。现存的大殿为歇山顶,与戏台相对,两栋建筑都是苏州香山帮的建筑风格。
会馆内正殿相对的戏台为两层,上有八角形藻井,正殿左右两侧各建有二层楼的厢房用作看戏。殿后有集会议事厅,右侧有二层会务楼,戏台前有高大的方砖砌门头,正门像一座城门,门头的大方砖上雕刻者立体的“商船会馆”字样。正殿曾经设有华丽的神龛,供奉着天后娘娘神像。如今会馆的大厅已经被拆除,余下的房屋作工场使用,但基本建筑结构尚存。邮资机戳上主图就是会馆的正殿模样,现在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商船会馆集地方沙船文化、上海航运文化、客商文化于一身,见证了上海“以港兴市”的历史变迁。自会馆建立之后,先后经历多次的修缮,目前见到的会馆是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于2019年全面启动会馆保护修缮工程。其中戏台中央的藻井原貌已经无从考证,如今见到的藻井是参考了《营造法原》中的样式修缮的,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只不过这里的建筑暂时不对外开放,多数人只能远观不可近瞧。
感谢本家老师从上海航海主题邮局寄给我的明信片,明信片上除了打印了商船会馆二维码邮资机戳,还加盖了上海航海邮局的邮戳,这也是航海邮局换戳之后我第二次见到。上海航运文化地标分为城市印痕、场馆风采、创新地标三部分,这些在邮资机戳上都有体现。

(资料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