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官一任造福杭州的杨孟瑛

(2022-11-06 13:05:23)
标签:

杨公堤

风景日戳

邮资机戳

为官一任造福杭州

杨孟瑛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396)为官一任造福杭州的杨孟瑛
说到了杭州,多数人会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西湖、龙井、虎跑泉、灵隐寺、钱江潮、大运河、南高峰、北高峰、西溪湿地、良渚遗址……总会吸引着不同人们的目光。其实不只是在当代,就是在古代,也因为杭州的美景,优美的传说,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由此也涌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各级官员,尽管历任杭州的长官很多,但能被后人记住的,就有唐代曾任杭州刺史的白乐天,宋代曾任杭州通判、知府的苏子瞻,还有明代曾任杭州知州的杨孟瑛。
之所以能被人们记住白、苏、杨这三位,是因为他们对于杭州这座城市做出了同样的贡献,那就是疏浚西湖。这三位不但疏浚了西湖,还为当今的人们留下了白堤、苏堤、杨公堤。相对白、苏两位,杨公的知名度或许稍稍小了一点,但就其对于杭州、西湖的贡献来说,都值得后人尊重。10月25日杭州邮政在大运河邮局启用了一套邮资机戳,主图就是“为官一任造福杭州”,其中之一就是“杨孟瑛”。
这位杨先生丰都人士,祖籍湖广麻城,是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弘治十五年(1502年)人杭州知州,正德三年(1508年)攫升顺天府丞。次年被御史弹劾,说他在任杭州知州期间疏浚西湖无功,浪费官帑二万三千余两。经朝廷商议,认为西湖工程不宜半途而废,遂令杨先生再任杭州知州,继续开浚西湖,但在正德五年(1510年),杨孟瑛还是被罢职,此后史书中再无记录。杨孟瑛与苏轼一样,两次出任杭州的行政主官,也是因为疏浚西湖被后世人民记住,并且与白乐天顺浚西湖留下了白沙堤、苏子瞻疏通西湖留下了苏公堤一样,为西湖留下了一条杨公堤。
杨公堤位于西湖西侧,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了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三台梦迹、浴鹊湾和花港观鱼等景点,附近还有黄蔑楼、环湖碧舍、兰苑、景行古桥、赵公堤等历史文化景观。这条杨公堤就是杨孟瑛疏浚西湖的时候,用一部分淤泥填补加高加宽了苏堤,剩余的大部分淤泥、葑草修筑了一条与苏堤相对,从栖霞岭西侧起,绕丁家山至南山的长堤,方便了南北交通。如今随着时光的变迁,杨公堤西侧的西湖水已经不见踪迹了,只剩下了成为通道的杨公堤。
为了铭记那些为了杭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古今先贤,杭州邮政报经邮政集团公司批准,启用了“为官一任造福杭州”邮资机戳,杭州邮政配合这枚邮资机戳,还专门发行了纪念封、明信片,还启用了杭州“杨公堤”风景日戳。感谢孙老师寄给我的纪念封、明信片。让我从这些封片戳中,再一次领略杨公堤的往事今生。还是第二次去杭州的时候,对杭城西湖的东西南北都感到新鲜,乘坐公交车走了一次杨公堤。当年杨孟瑛先生修筑杨公堤的时候,为了保持西湖水路畅通,效仿苏太守的苏堤六桥,在杨公堤上留下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六桥称作里六桥,苏堤上的六桥为外六桥,里外各六桥统称为西湖十二桥。
欣赏着纪念封,到想起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上的一篇文章,上中学的时候还要求背过,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后来看电视剧《潜伏》,在左蓝牺牲后,余则成就是以这篇文章表达对牺牲战友兼爱人的怀念。“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遗留在西湖上的三条长堤,不但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因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被人们所铭记。喜欢杭州,那就去吧,看看西湖十二桥,走一走白堤、苏堤、杨公堤,凭吊那些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们。为官一任造福杭州的杨孟瑛

为官一任造福杭州的杨孟瑛

为官一任造福杭州的杨孟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