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脸的落地邮戳

(2022-08-11 19:27:26)
标签:

落地邮戳

文化邮戳

苏州彩香支局

滦南王虎头支局

试用

分类: 闻锺记邮
聞鍾記郵(4309)变脸的落地邮戳
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简简单单的落地邮戳也学会变脸?这个变脸可不是简单地从黑色变成红色或者蓝色,而是带上了“图案”。从我见到的,目前是两个地方,一南一北,南边的是苏州彩香支局,北方的是唐山滦南王虎头支局。感谢朋友们的厚爱,让我第一时间见到了这一南一北两枚文化落地戳的真容。
落地邮戳是邮政投递部门使用的一种邮戳,是邮件在投递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有称作投递日戳的。从销邮票的营业(收寄)日戳到投递之前加盖的落地邮戳,就能得出邮件的在途时限,这也是邮政内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地邮戳加盖是由位置要求的,信封一律改在背面,明信片一律加盖在正面。当然这是目前的要求。
落地邮戳有时候也是中转邮戳,不过现在已经不常见了,在大清邮政和中华邮政以及人民邮政早期,这种经转邮戳很常见,因为早期的邮路有限,通邮城市之间很多情况下需要经过第三城市经转,这也就是回看过去的信封或者明信片上,会有很多邮戳的缘故。其中销邮票的是收寄日戳,其他的邮戳都是落地邮戳,最后一个日期的邮戳是投递邮戳。一封信就是靠着这种接力的方式,最终送达收件人手中。
尽管现在城市之间已经没有了障碍,也不需要更多的经转,但邮戳依然是衡量一条邮路长短的依据。从1878年中国试办邮政,到1896年正式开办邮政,中国邮政已经走过了144年。期间落地邮戳也是紧跟邮戳制式的变化而变化,但始终是中规中矩。现在好了,伴随着新制式落地邮戳的试用,标志着百余年的落地邮戳也在变。
这种变脸之后的落地邮戳,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文化邮戳”的名字,类似于邮资机宣传戳。只不过与常见的邮资机戳正好相反,邮资机戳是图案在前,邮戳在后;这种新型的落地邮戳是日戳在前,图案在后。尽管苏州和滦南都启用了这种文化落地戳,但启用的时间并不一致,苏州是6月28日开始试用,滦南是7月5日开始试用 。如果说这一南一北两个试用文化落地戳的区别的话,就是苏州彩香支局的邮戳有“试”字样,河北滦南王虎头支局试用的邮戳是“临”字样。个人感觉用“试”字,更符合此次文化落地戳试用的初衷。
最后要说的,无论邮戳怎么变,切莫走过场。要认真研究当下的邮递市场,努力提高基层员工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人民邮政为人民。就像这两年的营业邮戳变收寄邮戳,所有的邮政营业窗口使用的邮戳加注“收寄”两字,全国7万家营业支局,近千万的钱花在了制戳上,但服务水平还在原地踏步,这就得不偿失了。再后来听外地的朋友说,邮政管理层又下了一纸文件,所有的邮戳上去掉“收寄”二字,这不是过家家吗?邮递市场的收入不是只靠换一把邮戳就能来钱的。反正是收入没见增长,换戳可花出去几千万了。如果把浪费的钱加到基层员工身上,把他们的收入提上去,何愁企业留不住人,何愁业务收入上不去呢?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变脸的落地邮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